】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築新發展格局的強大循環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23-07-29 09:06:44


 
  降低物流成本有利於提升經濟運行效率

  文章強調,物流是流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成本與物流效率對流通成本與流通效率有著重大影響。有關機構研究表明,在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平均占產成品最終成本的10%—15%,而我國製造企業的物流成本有時高達生產成本的30%—40%。物流成本偏高成為制約製造業由大變強、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物流成本偏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體系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物流服務體系、流通體系、供應鏈體系、物流信息服務體系、物流標準體系、應急物流體系等不完善。二是產業層面的原因。產業結構、工業結構與能源結構的階段性特徵客觀上決定了單位GDP的物流費用支出較大。三是企業和要素層面的原因。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不足。許多生產流通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第三方物流企業水平不高,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服務水平低,尤其缺乏一攬子服務能力。四是體制和政策層面的因素。物流市場體制尚不完善。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物流市場體系尚未形成,市場分割、壟斷行為、誠信缺失等問題突出。地區間行政分割,缺乏統籌規劃,尚不能形成發展合力,物流、快遞、配送車輛等要素難以高效流動。五是自然地理因素。自然地理環境影響物流活動的空間範圍,也影響到物流活動的成本。西部地區是物流業的薄弱地區,西部地質地貌複雜多變,某些地區地廣人稀,物流發展難度不小。複雜地理環境將增加物流基礎設施的資金、人力、物資的投入,對建設技術要求較高。加之西部地區物流量普遍小於東部,項目經濟效益較低,進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區物流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必然要求。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以物流高質量發展為根本途徑。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物流業應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國內國際,統籌城鄉,緊緊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機遇,以“完善體系、優化網絡、調整結構、整合資源、聯動發展、一體化運作、價值創造、節能環保、惠及民生”為著力點,以更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為保障,構築起中國面向未來的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相應地,物流業發展可從七個方面著力。

  一是推進網絡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完善和優化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組織網絡、運營網絡和信息網絡,構築統籌國內國際、東部中部西部、沿海內地、城市農村、省市縣鄉、社會化與自營的不同層級、不同功能、有效銜接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二是推進精細化。滿足不斷分層化、分散化和細化的市場,緊扣用戶體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需求,使物流服務精準定位、精細服務、精細管理、精確評價。

  三是推進數智化。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搶占物流業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應用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現物流資源的全方位連接和安全、高效、靈敏、實時、可控、人性的智能物流服務。

  四是與產業、地區聯動融合。著眼於物流業服務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內在要求,加強物流資源和供應鏈整合,提升物流服務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推動物流業與各次產業、地區經濟協同和互動發展,充分發揮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橋梁、紐帶、助推器、總調度等作用。

  五是推進國際化。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本著“利他共生、共創共享、互利共贏”,深化國際合作,打造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體系,主動參與國際分工,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全球連接、全球服務、全球解決方案的能力。

  六是推進可持續發展。著眼於生態文明、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安全等,實現土地、能源、資源的集約和節約,減少污染、降低排放,最大程度減少物流活動的負面影響。

  七是推進創新。通過理念、制度、服務、商業模式、組織、流程、管理、品牌、渠道和技術等創新,使物流業創造更多價值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