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個人養老金發展要有理性認識
http://www.CRNTT.com   2023-08-05 09:00:58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個人養老金是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2年11月25日至今年7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已滿8個月,產品總量已達674款。自從其在36個先行城市與地區落地實施以來,個人養老金制度平穩有序運行,為全面實施積累了有益經驗。
  
  在參加人數和產品推出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個人養老金存在的問題也值得關注。比如,在銀行加大力度營銷的情況下,出現了個人為獲得優惠,開戶後注銷再換銀行開戶的情況。與此同時,個人開戶意願較高,但繳存金額不高,即存在“開戶熱、繳費冷”的問題。對此,需客觀理性分析。
  
  首先,個人養老金覆蓋區域、人口和產品數量有限。目前從受眾群體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覆蓋的地域和人口並不全面。在這一制度落地實施的過程中,豐富可投資產品需要一個過程。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總量有所增加,但仍然以儲蓄類產品為主,個人投資者可選擇範圍相對有限。
  
  其次,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渠道還不夠暢通。個人養老金產品可以採用金融機構自主銷售的方式,也可以通過銀行渠道代銷。就金融機構自主建立銷售渠道而言,其在覆蓋範圍、客戶認可度等方面需要提高。而在銀行渠道代銷的過程中,保險、基金、理財機構與銀行建立合作需要完成相關准入流程等,機構合作需要不斷磨合,在開始階段會影響其快速擴大規模。
  
  再次,市場環境對個人投資者情緒有一定影響。如今,居民的消費和投資相對更加謹慎,而銀行存款規模快速增加。去年理財產品曾出現兩次大規模的破淨潮,對債券市場等造成較大影響的同時,也對個人投資者情緒造成一定衝擊。投資者情緒與金融市場表現之間形成的負反饋,也是導致個人養老金投資積極性不夠高的一個因素。
  
  有鑒於此,為更好推進個人養老金發展,要多措並舉,更有力地完善相關措施。
  
  應增加金融產品創新。目前來看,要在增加儲蓄類產品推出的同時,重點增加理財、保險類產品,不斷豐富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產品種類數量。還要擴大實施覆蓋面。結合先行城市和地區實施情況,在適當的時候及時擴大落地實施範圍,讓個人養老金制度惠及更多人口。也要暢通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渠道。在引導金融機構做好自身銷售渠道建立的同時,更要引導支持銀行與保險、基金、理財等機構在產品銷售上密切合作,建立線上線下立體銷售渠道。更要做好宣傳引導。除了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更多的群體參與個人養老金外,還要讓更多公眾對個人養老金有正確認識,在投資中追求長期投資收益。
  
  還要充分發揮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積極性,在養老資產積累上形成合力,不斷擴大養老資產積累規模。這是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也是國際上養老保險發展的主流趨勢。個人養老金資產積累具有累進效應,前期發展和資產規模積累速度相對較慢,後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這一點也已經被國外發展經歷所證實。
  
  綜上所述,對個人養老金發展需要有科學理性的認識,對其發展應有足夠的耐心。特別是在發展的起步階段,需要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引導增強各方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積極性,讓個人養老金在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更好滿足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婁飛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