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力實施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08:58:12


推動自貿區高標準建設,是進一步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空間的重要抓手。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建設自貿試驗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發揮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類開發區和保稅區等開放平台的先行先試作用,已宣布的外資准入政策要抓緊落地見效。”這對新發展階段把握自貿區建設重點方向、加快自貿區建設進度、推進自貿區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學習時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研究生仲偉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江濤文章表示,自2013年設立了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已達到21個,實現了京津冀全覆蓋、長三角全覆蓋,同時叠加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等國家發展戰略,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布局。2022年,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占全國的18.1%,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17.8%,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發揮了重要作用。自由貿易試驗區結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地方產業基礎和特色,積極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為代表的高端高新產業,自貿試驗區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多年來,各自由貿易試驗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先試先行,通過更大範圍、更廣領域以及更深層次的改革和探索,實現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的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至全國,已經逐漸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文章分析,國際經貿規則試驗田。在國際經貿規則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要對標國際經貿新規則,先行先試,尋求高質量發展突破點。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過程中踐行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制度模式就是“試驗田”的生動實現。一方面“一線放開”實現了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目標,將RCEP、CPTPP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際經貿規則引入自由貿易試驗區進行試點,使“試驗田”有“源頭活水”;另一方面“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則可最大限度防範制度創新帶來的風險外溢,確保壓力測試的安全進行,使“試驗田”的“界限分明”。同時“區內自由”在實質上大幅簡化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貨物流轉手續,保證“試驗田”裡“稻穀飄香”。
  進出口貿易新樞紐。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新時代的特殊功能區,大多設立在富有經濟發展潛力、貿易多且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的區域。相比國內其他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從生產到消費環節,要素流動更加暢通,生產效率更高,巨大的經濟發展潛能又可以吸引和集聚更多更優質的生產要素。一個地區擁有暢通的循環經濟,意味著該地區擁有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會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集聚,從而為經濟大循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顯然,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更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最佳連通器。

  改革開放新高地。制度創新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國家的試驗田,是育苗圃,不是栽盆景。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的制度創新成果一旦與其他地區成功融合,則可推動全國範圍的深化改革,真正發揮“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探索形成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至全國或特定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在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外貿進出口、提高創新能力、改善產業結構、擴大金融開放和規範法治化建設等方面的創新成效顯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