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電池設計自動化平台Piloteye
http://www.CRNTT.com   2023-08-12 09:43:19


深勢科技高級研究員、材料研發總監王曉旭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研發周期長、成本高、創新難……當前電池研發面臨的這些痛點,有望因AI for Science的加持而得以突破。在8月11日召開的2023科學智能峰會“AI4S:奔跑中的新能源(新能源應用專場)”學術峰會上,由深勢科技開發的電池設計自動化平台(簡稱BDA)Piloteye正式發布,助力電池研發率先進入AI for Science時代。

  會上,深勢科技高級研究員、材料研發總監王曉旭介紹道,Piloteye作為深勢科技自研AI for Science時代BDA電池設計自動化平台,通過AI和多尺度模擬算法突破、算法工程化的實踐和與行業需求結合的產品開發能力,可以更快速、精準地完成電池的設計和研發,提升電池研發的創新效能。

  人工智能助力電池研發成為行業新趨勢

  人類文明的誕生與能源的開發息息相關,能源也是科技進步的核心引擎。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必須加快能源結構轉型,發展低碳、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技術。其中,電化學能源是解決未來新能源產業化的重要途徑。

  電池是最常見、最重要的儲能設備之一,電動汽車、移動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也推動電池技術不斷創新和提高。面向未來,圍繞電池的安全性、穩定性、快充效率和循環壽命等特性的研究,大規模儲能難題以及儲能設備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都是擺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難題。同時,電化學體系的複雜性和多尺度性給理論計算和實驗表征帶來巨大挑戰。

  王曉旭提出,在AI for Science新範式的發展下,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來突破電池研發的難點,開發更高效、更可靠的電池設計自動化平台成為電池研發行業的重要趨勢。

  據瞭解,利用AI for Science新範式可以加速電池從材料到電芯的理性設計。將AI與科學計算方法結合,有望搭建從材料微觀機理到宏觀電芯電化學,到面向能源電池全生命周期研發需求的自動化設計平台(BDA)。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