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揮超大市場優勢,為外資提供公平創新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23-08-19 09:12:04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最新一期《世界投資報告2023》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12%,為1.3萬億美元,發達經濟體融資和併購下降是主要原因。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2022年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顯著增加,但每年仍存在高達4萬億美元的投資缺口,為外資增長留出不小空間。
  
  作為2022年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中國外資流入量同比增長5%,展現了對外資的吸引力,清潔能源領域投資尤為旺盛。應該講,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外資企業與中國經濟實現了共同發展。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活力在外資加持下快速增強,各種所有制企業在市場中通過競爭和合作形成良好配合,為產業發展和市場創新帶來更多元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因充分參與中國市場的發展而獲得更有效的發展動力,中國經濟要素禀賦優勢幫助外資企業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網絡,提升競爭力,降低成本,成為外資重要的全球利潤中心和價值創造中心。
  
  然而,國際經貿形勢波譎雲詭,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嚴重侵蝕多邊經貿體系,為投資帶來不少困難。與貿易活動相比,投資決策因其周期更長而需要考慮更多因素。穩定的政治法律環境使中國在全球外資流入地中顯得十分突出。雖然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中國按照國際規則和慣例,以國民待遇原則對待外資,調整和改變了針對外資的優惠政策,但持續擴大開放和法治環境的改善為外資來華提供有效的信心和動力。8月14日,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這正是在美歐日等政策環境持續變化情況下,中國彰顯擴大外資發展平台、穩定發展空間的決心和行動。
  
  提高外資質量作為首要方向,反映出中國政府對外資作用的期待。伴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的提出,外資企業無疑在參與市場活動上也面臨更多機遇。技術進步與創新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顯著提升,為在華設立研發中心,率先探索創新實踐的外資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窗口,廣泛延伸至這些服務和產品的供應鏈上下游和人員培訓,持續改善企業創新活動的環境,降低相關業務的外部成本。
  
  在北京等地區進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經驗基礎上,中國將有序增加包括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地區,擴大電信領域的市場開放,為數字經濟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改善基礎支撐條件。依托自貿試驗區等高標準開放平台,中國將為外資來華以及在中國的供應鏈優化創造良好條件,使其得以更好享受中國地區協同發展的紅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