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抓住工業革命機遇中推進新型工業化
http://www.CRNTT.com   2023-08-20 08:52:53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其中包括“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當前,新工業革命風起雲湧,充滿機遇和挑戰。順應新工業革命發展潮流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
  
  新工業革命帶來重大機遇
  
  工業化是提升社會生產力、促進產業升級、創造就業和實現社會共享繁榮的重要原動力,是推動人類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18世紀以來,三次工業革命顛覆性的科技革新,帶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躍升。如今,世界正在經歷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新的工業革命以人、機器和資源間實現智能互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融合發展等為特徵,為利用現代科技實現更加高效和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重要機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科技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的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們要把握新工業革命帶來的重大機遇,積極投身智能製造、互聯網+、數字經濟等帶來的創新發展浪潮,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並力爭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
  
  積極順應新工業革命潮流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順應新工業革命潮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我國目前有14億多人,全部進入現代化,不能再走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的老路。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裡?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和創新的主戰場。中國作為工業化後發國家,既面臨全球範圍內興起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也面臨傳統工業化道路引發的諸多危機。在此情況下,衹有順應新工業革命潮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才能克服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弊端,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歷史經驗表明,抓住工業革命機遇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跨越發展,是一個國家後來居上的成功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工業化,逐步崛起為新興經濟大國。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傳統工業化遇到了資源匱乏、生態惡化、市場疲軟等發展危機。衹有積極順應新工業革命潮流,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我國才能加快實現現代化,否則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