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西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一線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23-09-03 16:29:07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據新華網報導,一塊小小的玻璃,如何變成電子產品的顯示屏?答案在於顯示面板背後塗裝的一層透明ITO(氧化銦錫)薄膜,即ITO靶材通過磁控濺射制備的納米薄層。這樣一層薄薄的塗層,能讓玻璃通電,進而呈現出變化多樣、色彩豐富的文字和影像。

  “長期以來,ITO靶材最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廣西擁有豐富的原材料,但因技術匱乏,以往這些資源只能初步加工後出口,國外將其深加工成ITO靶材,再以高價返銷國內。”廣西晶聯光電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誓成說。

  為破解這一“卡脖子”難題,黃誓成與其團隊經過10餘年的科研攻關,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終於制備出在尺寸和致密度等關鍵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ITO靶材,並通過技術工藝的不斷改進,實現了國產化應用。

  近日,在柳州東方工程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一個個由層層相互交叠的橡膠和金屬片構成的隔震橡膠支座,源源不斷地從流水線上“出爐”。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支座,卻是港珠澳大橋、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等巨型大橋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針”。

  “公司以結構減隔震產品為核心,產品和技術廣泛應用於公路交通、軌道交通、建築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公司副總經理文水平說,“公司還在細分領域實現多項關鍵技術首創,我們自主研發的產品,打破了LNG儲罐、核電領域基礎隔震的國際市場壟斷,實現國產替代的同時,推動了同類產品價格直線下降。”

  企業核心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的背後,離不開廣西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近年來,廣西持續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健全專精特新企業服務體系,各地成立融資、用地、審批、要素保障等工作專班,工業要素優先保障專精特新企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和技改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有了政策的助力,桂林市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推出牙科影像板掃描儀、數字化口內X射線成像系統等多款高端口腔新產品,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售價僅約為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預應力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其自主研發的核電錨固體系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相關產品應用於“中國天眼”、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工程項目。

  如今,這些創新能力強、研發有優勢的企業,在八桂大地上不斷發展壯大,正逐步成為細分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底,廣西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3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企業667家,帶動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00多家,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機械、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