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流動中國”釋放經濟平穩復甦的蓬勃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9-06 08:27:39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貨運物流業聯繫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既是暢通生產與消費的重要渠道,也是觀察經濟發展的一扇窗口。今年以來,社會物流需求基本平穩,物流運行整體持續恢復,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性持續改善,工業、流通等領域產銷銜接水平有所提高。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今年1—7月份物流運行數據顯示,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89.9萬億元,同比增長4.7%。當前物流需求基本穩定,社會物流總額累計增速延續平穩恢復勢頭。
  
  中國網發表時事評論員劉斌文章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經濟發達的地區,物流也相對更加便利,這是因為現代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在創造工作崗位、維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時,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貨運物流加速跑,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另一頭連著企業的生產製造。今年社會物流總額繼續延續平穩恢復勢頭,意味著中國製造業正在穩步復甦,各項擴大內需的政策也在逐漸顯效。
  
  文章分析,將觀察尺度細化,七月份受到部分地區高溫、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區域物流業務階段性受阻。加之上游需求偏弱物流供給同步調整,供需或將進入再平衡周期。即便如此,今年1—7月,物流業總收入達到7.5萬億元,同比增長4.6%,可謂“成如容易卻艱辛”,從中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物流業總體向好,自然也離不開一批批物流企業的不懈努力。不少企業主動拓展新業務、開發新技術,如“次日達”提速為“當日達”;聯合多方資源服務電商出海,實現“快遞出海”更快一步;鐵路部門和快遞企業合作,實現了高鐵快遞的進一步普及……一系列新的服務舉措,實現物流網絡進一步完善,服務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推動行業發展持續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勢。
  
  文章指出,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既要看“形”,也要觀“勢”。具體來看,工業品物流總體保持穩定恢復態勢,多數行業物流需求保持增長,結構性變化明顯。基礎產業、升級產業雙向驅動,支撐工業品物流持續恢復。7月份,原材料製造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8%,比6月份加快2個百分點,特別是鋼鐵和石油加工行業同比增速均在15%左右,比上月有所加快。隨著產業向高端延伸、向綠色轉型,相關領域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這表明,產業轉型升級正在穩步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足,發揮世界經濟增長主引擎的作用更加明顯。
  
  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7%,展現出流動中國的活力。更加現代化的貨運物流網絡已經鋪就,更好服務於十四億中國人民。如今,快遞企業不斷下沉服務網絡,工業品下鄉進村渠道更加暢通,越來越多的地方農特產品銷往全國。伴隨著促消費、暢流通政策的推出,以及居民消費信心不斷增強,貨運物流正加速下鄉、進廠、出海,滿載貨物的卡車、高鐵、貨輪飛馳在廣袤的大地和碧波之上,合力繪就出“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動人畫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