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保護好開發好工業遺產“富礦”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0:27:59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網評:保護好開發好工業遺產“富礦”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默達

  9月13日,第三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在京發布,引發廣泛關注。

  工業遺產存在於人們熟知的造船、軍工、鐵路等領域,也涉及燈塔、煙草、供水等相對陌生的行業;既包括車間、廠房、機器、商店、學校等服務於生產和社會生活的物質資料,也涵蓋工藝流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我國工業文明的重要載體和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及其價值發掘,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

  機器嗡嗡響個不停,工廠的大門徐徐打開,這是時代變遷的標誌,更是城市發展的動力。近代以來,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相互交織,廠房車間、工人生活區塑造了我國早期大城市的風貌、骨架和精神,承載著老一輩人難以忘卻的城市記憶。正如第一批名單中出現的黃埔造船廠、大慶油田,第三批名單中的青藏公路、保定電影膠片廠等。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這些舊廠房、老礦區逐漸淡出歷史的舞台,成為城市空間規劃必然要解決的難題。

  革命年代的老船廠搖身一變,成了老少咸宜的紅色教育基地;穿過輸送啤酒的管道,神秘的工業園變成了熱門旅遊區;首鋼的大煙囪打上了冬奧的標誌,與不遠處的大跳台一同見證健兒們的身姿……保護與開發、遺棄與利用之間如何選擇、如何平衡,呼喚創新的思路。前後三批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發布,工業博物館、工業文化主題公園、教育基地和精品旅遊線路的開發,為如何用好這筆龐大且珍貴的財富探索了新的方向。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歷史印記和時代特色,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無聲地融入工業遺址之中。此次發布的第三批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紅色工業遺產”為主題,收錄了成渝鐵路、馬蘭基地、渤海船廠等100個具有重要開創性、引領性、標杆性的工業遺產,涵蓋交通運輸、重工業製造、軍工、航天、核物理等多個國家戰略領域,一個個名字讀來令人振奮,仿佛回到那段熱血奮鬥的歲月。

  中國工業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國從世界性工業化的落伍者到追趕者、從積極參與者到超越者,繼而成為當今世界最大工業生產國、製造業出口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國的艱難歷程。深挖工業遺產背後的故事,同樣也是在見證我國科學探索和技術進步的歷史,傳承老一輩科學家、工程師的奮鬥精神。此次與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一同發布的,還有中國工業遺產背後的工程師名錄,遴選出86位在相關工程建設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工程師。將感懷歷史、紀念先輩、傳承精神融於一體,便使得邁向新型工業化的國家形象更立體更可感。

  保護好、開發好這座鋼筋泥瓦構築而成的“富礦”,期待更多工業遺產能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傳承寶貴的精神價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