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為青年高質量發展織密扎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http://www.CRNTT.com   2023-09-29 08:07:51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社會保障是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安全網和“托底機制”,也是關係治國安邦的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國家整體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下,青年社會保障發展的制度與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初步形成以憲法為根基,以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慈善法、退役軍人保障法等為主幹,以相關法律、工作條例為配套,以部門規章為補充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體系,有效促進了青年社會保障的發展,青年高質量發展的社會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越織越牢。

  中國青年報發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郭元凱文章表示,與此同時也應深刻認識到,當前中國青年社會保障發展還面臨著發展性理念不強、系統性思考不夠、專屬性定位不明顯、青年社保認知度不高、重點人群和領域關注不多等突出問題,面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和青年人口結構調整、青年流動性以及新興行業快速發展、低收入群體基數依舊較大等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的戰略高度,系統謀劃和思考具有中國特色的青年社會保障政策體系,緩解青年發展的後顧之憂。我們要從下列幾大方面著手。

  不斷加強頂層設計

  文章認為,《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青年社會保障領域單獨成篇,為中國青年社會保障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新時期,要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搭建符合青年發展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樹立青年優先發展的理念,從更寬闊的視角來看待當前青年群體,用不斷發展的觀念來處理青年社會事務,在國家整體社會保障制度框架下,釐清青年高質量發展與青年社會保障的邏輯關係,探究青年群體如何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制度突破,並從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補充性社會保障等角度系統構建起覆蓋全體青年、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加強協同聯動

  文章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已進入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階段,要確保各項改革形成整體合力。青年社會保障建設有賴於利益相關方的協同推進,一是要堅持黨管青年工作原則,將青年社會保障工作作為戰略工作來抓,最大限度地爭取黨政對發展青年社會保障工作的支持;二是要用好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責任分工和工作程序,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通過全體會議、專題會議、聯絡員會議等形式,及時通報青年社會保障發展的基本狀況,減少因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不順暢造成的資源重復配置和運行效率低下;三是要建立跨部門的合作機制,促進信息共享和合作銜接,提高服務的一體化程度。同時,要準確把握青年社會保障各個方面之間、社會保障領域和其他相關領域之間的銜接配套,強化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的意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