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騎行熱”看年輕人生活方式新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23-10-01 11:09:50


  中評社香港10月1日電/十幾公里的繞圈線路兩旁,植被繁茂、水塘澄明……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小嶺南,是當地一處熱門的騎行目的地。

  粉黛花海路邊,25歲的騎行愛好者胡濤和五位騎友正駐車休息,拍照留念。胡濤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短短三個月的騎行時間,就組織起了一支20多人的“休閑騎”隊伍。

  “今晚去哪兒騎?”“大蜀山,有沒有人呢?”“下午三點出發去小嶺南!”……胡濤看著微信群里的約騎信息興奮地說,“群里不少騎友是在車店認識的,車店就是我們約騎的一個據點,幾乎每天都有人相約結伴騎行。”

   新華社報導,這個騎行隊里的騎友,大多是在今年入迷騎行這項愛好。大家選擇騎行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人是用於日常通勤,有人是受騎行短視頻吸引,有人抱著運動健身的想法,有人希望舒緩工作的疲憊。

  轉動的自行車車輪下,還承載著這群年輕人的社交需求。“隊伍里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大家一起切磋技術、討論裝備,騎行的最終點往往是一場聚餐。”胡濤說。

  國慶節前夕的夜晚10點,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一家自行車門店燈火通明,一位店員正坐在台階上忙著組裝一輛公路自行車。她邊擰著扳手邊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店內銷量火爆,最近單日出貨量接近10輛。有幾款熱門車型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需要至少排隊3個月等待到貨。”

  安徽省合肥市自行車運動協會秘書長鐘先海也明顯感受到合肥騎行氛圍日漸濃厚,“從協會組織騎行活動的頻率來看,往年協會大致每月組織一場騎行活動,今年則增加到每周安排一到兩場騎行活動。”

  “休閑騎”隊伍里的騎行者孟旭抱著運動鍛煉的想法購入了公路自行車,兩個多月他就把騎行變成了一種痴迷的愛好,最近更是關注起了公路自行車賽事,“帶衝手”“大集團”“關門時間”等比賽術語脫口而出。“天氣好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出門兜一圈,幾天不騎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兒。”
孟旭說。

  “騎行的參與門檻較低,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而且相比於室內運動,騎行可以在運動健身的同時探索城市和郊野風光。”孟旭說,更讓他“上癮”的是騎車時風在耳邊作響,自在、鬆弛、沉浸的感覺。

  中國自行車協會在今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自行車社會保有量超過2億輛,全國城鎮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約有30次由“兩輪出行”完成。從“City Walk”的火熱到“兩輪出行”的高頻,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正發生著改變。

  鐘先海認為,自行車正從單純的代步工具發展為一種休閑時尚的運動形式和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並湧現騎行熱潮,是生活態度上的轉變,反映了低碳健康生活理念普及。

  在少荃湖騎行突破爬坡、競速技術,大蜀山騎行探索都市夜景,翡翠湖小環線輻射周邊高校和居民區里的騎行愛好者……除小嶺南的觀光騎行路線,合肥的騎行愛好者開發出了多元的騎行路線,形成了獨特的騎行文化。

  在鐘先海看來,騎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更沉浸、深入、健康的方式”去體驗和探索一個城市,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騎行隊伍也帶動低碳、綠色出行,為城市注入了活力和朝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