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天後“上岸” 廟船化身打卡點
http://www.CRNTT.com   2023-10-04 10:54:22


左圖:新建的天後廟仿照原來廟船的設計布局,配合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藝術,展現香港中西文化匯聚的特色。右圖:全港唯一水上天後廟昨日在銅鑼灣消防局“登陸”,新廟舉行“三角天後廟船開幕儀式”。(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屹立”銅鑼灣避風塘近70年、全港唯一水上天後廟昨日終於遷移“上岸”,鄭晴有幸採訪新廟舉行“三角天後廟船開幕儀式”,感受一眾善信熱烈氣氛。“阿祃”在銅鑼灣消防局“登陸”,廟方冀將原來廟船打造成水上博物館,成為區內新地標和旅遊新景點,帶動地區的旅遊經濟。

  鄭晴過往曾去過該艘停泊在銅鑼灣避風塘中央的“三角天後平安堂”,插滿旗幟的廟船甚有氣勢,前往參拜的信眾絡繹不絕,但要去廟船,需先乘坐接駁小艇,每次上廟船只可九人,機會難得;若遇上下雨天,情況會有點狼狽,但每日仍不乏善信及遊客前往。

新廟建築費超過1000萬

  立法會議員梁熙向鄭晴說,廟船十分有特色,整艘船是一座廟宇,相信不少人都有興趣前來,瞭解其過往的歷史,現“阿祃”已上岸,善信便可隨時參拜。他又說,廟船歷史悠久,十分值得保育,幸得善長出資購買廟船,“阿祃”才能上岸。

  三角天後廟開幕禮召集人、籌委會主席周潔冰亦告訴鄭晴,由1989年開始已向特區政府申請將天後廟遷移上岸,惟因覓地困難,直至2015年才獲撥地建廟,新廟建築費用超過1000萬元。

  周潔冰又指出,新廟仿照原來廟船的設計布局,配合中國傳統木構建築藝術,展現香港作為中西文化匯聚及奮進不懈的特色。她又向鄭晴說,籌委會未來將與旅發局、海濱事務處等合作,將原本廟船打造成水上博物館,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打卡”,並希望水上天後的文化可以一直傳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