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把二胡,訴說弦上情
http://www.CRNTT.com   2023-11-01 10:33:52


 
  “二胡可以超越語言”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會場,張濱帶領123名日本二胡愛好者,為觀眾帶來一場聽覺盛宴。同年,張濱的照片和二胡介紹被收入日本小學五年級音樂教科書。

  獲得藝術家簽證後,二胡被允許以教學形式在日本進行傳播。張濱開辦了一所二胡學院,教授華裔及當地人學習二胡技藝。“我已經培養出了七八名日本的二胡老師,現在他們可以和我一起傳播二胡藝術了。”張濱說。

  疫情防控期間,張濱曾前往名護市的公立小學開展音樂課,“二胡進校園”的活動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如今,張濱創立的二胡學院已在日本中部地區的4個縣設立了分支。“中國二胡可以超越語言,與日本人展開交流。我願意繼續通過二胡,促進中日民眾的友好交流、相互理解、和睦相處。”張濱說。

  “無心插柳柳成蔭。”張濱感嘆,“到今天,二胡已經成為我人生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我傳播二胡文化,也感謝二胡給我帶來的一切。”

  承古人之智,創當代之新。在張濱看來,二胡既屬於民樂,也應超越民樂。“我發現,日本人喜歡二胡,但他們的彈奏手法和技巧與國內不同。”張濱積極探索二胡與多種樂器的融合、碰撞,也不斷創新、拓展二胡曲目及演奏方法。張濱還廣泛接觸和學習日本傳統文化,從中汲取靈感,並融入二胡演奏中,讓二胡更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

  張濱認為,想要傳播好二胡文化,廣度和深度都要達到。“通過廣泛地表演傳播,讓越來越多人聽到二胡的聲音,自然會有人愛上二胡。”張濱說,“二胡的受眾群體也要擴大,要努力讓老人和年輕人都接受二胡,滿足不同年齡段群體的需求。”

  張濱在教學曲目的選擇上也格外注意。“樂曲鑒賞時我會選擇中國傳統樂曲,向學生講述曲子背後的文化和歷史;但講解技巧的運用、情感的傳遞時,我會適當加入西洋樂的知識,讓學生在中西文化的雙重熏陶下形成自己的見解。”張濱說。

  “如果有機會,我想請中國二胡協會的大師們來交流訪問,共同探討二胡的時代新變。這對我們的教學和二胡文化傳播來說都十分有意義。”張濱表示,“要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光彩,二胡不能局限在民樂圈。”

  “我會堅持下去”

  “這麼多年來,二胡不僅是我賴以生存的工具,也是我結識新朋友、收穫新情誼的紐帶。”張濱說。

  剛拿到藝術家簽證時,出入國管理局的官員告訴張濱:“獲得藝術家簽證的藝術家,要有能力在日本靠藝術創造收入養活自己,來證明二胡有藝術性和傳播價值。”學生們聽說後,就幫張濱聯繫各種活動,觀眾們也自發為張濱籌集款項,希望能幫他渡過難關。

  多年來,張濱感受著中日觀眾帶來的溫暖,堅持用自己的二胡教學和演奏將這份情誼傳遞下去。

  張濱每年都會在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辦“櫻花與二胡音樂會”,18年來風雨無阻。在盛開的櫻花映襯下,悠揚的中國傳統音樂聲回蕩著。“舉辦音樂會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公眾免費聽到二胡的聲音,傳播二胡文化。”張濱說。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張濱讓女兒從小學習二胡。在張濱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女兒苦學技藝、深鑽樂理。自2008年起,父女二人每年都會舉辦“二胡七夕音樂會”。

  “對漂泊他鄉的華僑華人而言,七夕是表達對故土思念的時刻。”張濱和女兒懷著對二胡藝術的熱愛,用悠揚的弦聲表達對故土的思念。

  每年張濱都會參加一些由總領館、華僑組織等舉辦的公益活動,華僑們聽到二胡演奏時很受觸動。

  “我自己也十分感動,二胡在傳播著中華文化的同時,也在各大舞台上感動著日本人。”張濱說,“二胡兩根弦衹有相依相存,才能演奏出動人心弦的樂章,就像中日關係一樣,衹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奏出和平、友好的旋律。”

  今年8月,張濱因通過二胡促進中日友好交流而被授予“2023年度外務大臣表彰獎”,這更堅定了他繼續在日本傳播二胡的決心。“要想在日本更好地傳承二胡文化,就要堅持。”張濱說,“我想把二胡學院繼續辦下去,只要有年輕人在學,二胡文化就能得到傳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