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發射亮點解析
http://www.CRNTT.com   2023-11-02 18:45:10


 
  火箭在空中飛行,猶如巨輪遨游在海洋中,控制系統是舵手,指揮航行軌道。對於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而言,需要一個頭腦清晰的“舵手”來作出指令,準確改變航行方向。

  “我們始終在尋求控制系統最優解。”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辛高波說,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實現了架構化升級,不但對可能發生的故障有超強的適應能力,而且更可靠、更智能。

  辛高波介紹,固液聯合搖擺控制技術、大功率電動伺服控制技術、伺服系統在線故障診斷和重構技術、“三總線”冗餘技術、單十表故障診斷及全自主對准技術等,都是研製團隊為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開發的“最強大腦技術套餐”。

  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洪剛介紹,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在芯級液體發動機上特別設置了“智能”健康診斷系統,可以時刻監控火箭液體發動機的運行健康狀況。當液體發動機點火後,一旦出現工作不正常的突發狀況,健康診斷系統將立刻發現險情並作出判斷,實施自動緊急關機,固體發動機不再點火,避免火箭帶著問題和隱患上天。

  數字化技術助力火箭研製

  面對日益增長的“火箭入軌高精度”“火箭發射高可靠性”“火箭短研製周期”等要求,引入數字化技術是必然趨勢。

  向長征介紹,型號團隊在研製過程中應用全三維數字化設計平台進行協同設計,建立了多專業、多層次的三維數字化模型,同時結合全周期信息管理平台,實現產品生產、交付驗收、總裝集成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信息傳遞及過程管控,提升火箭研製效率。

  “在數字化環境下,建立廠房、地面、起吊設備等三維製造資源模型,將已經建立好的各裝配工藝模型放入廠房中,工作人員就像‘拼樂高’一樣輕鬆完成火箭裝配。”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副總指揮李紅兵說。

  為快速適應載荷變化,本次任務中型號團隊首次採用多專業聯合仿真技術,結合彈道學、力學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通過在線仿真來快速設計適應特定任務的火箭。

  “通過綜合考慮多個性能指標,可以更好適應不同任務需求,為火箭設計提供了更大靈活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運載領域數字化總師鄒薇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