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強基礎研究,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
http://www.CRNTT.com   2023-11-10 08:45:10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電/原始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處理好新型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的關係,健全同基礎研究長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評價激勵、成果應用轉化、科技人員薪酬等制度,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基礎研究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基礎研究先鋒力量。”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對於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基礎研究處於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也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可以說,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尤其是原始創新的源頭活水。近年來,我國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育種、腦科學等前沿基礎領域部署重大攻關項目,在高等學校全面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成為基礎研究重要主體,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創新之源。從2012年到2022年10年間,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從499億元增長到1951億元,年均增長近15%,接近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速度的2倍。成功打造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一大批國之重器,為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了科學源頭和技術根部的關鍵支撐。

  突出原始創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原始創新具有奠基性、顛覆性和引領性,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常常在初期遭遇質疑或不被承認。但是,原始創新一旦成功並付諸應用,就會成為新技術、新發明的先導,不僅對科技創新產生重大牽引作用,也會帶來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的重大變革。比如,牛頓經典力學、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都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偉大原始創新,前者引發了工業革命,帶動了整個社會的革新,後者則催生了層出不窮的新發明,推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面向未來,衹有持續做強基礎理論研究,推進對宇宙演化、意識本質、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重大基礎問題的探索、發現和解決,不斷激活原始創新的源頭活水,才能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實根基,為科技強國建設打牢地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發的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高鐵、人工智能、移動支付、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金融科技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國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國核心技術的短板依然突出,迫切需要我們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有利於原始創新的評價制度,鼓勵和支持科學家潛心搞原創性研究,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敢啃關鍵核心技術“硬骨頭”,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竭力創造更多“從無到有”的奇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