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打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組合拳”
http://www.CRNTT.com   2023-11-14 09:07:17


   
  塑造數字經濟優勢,促進數實融合
  
  文章認為,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成為未來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戰略制高點。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0%,在提高生產要素投入效率、開拓新市場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愈加凸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賦能實體經濟,是加快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協同推進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途徑,是中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發展數字經濟,技術與市場是兩個關鍵要素。縱觀全球技術革命歷程,每一次底層技術的突破,都會帶來新一輪市場迭代,形成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一方面,應圍繞加快技術趕超步伐做文章,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提升核心技術的研發創新能力,盡快突破“卡脖子”問題,將發展數字經濟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應圍繞促進供需高水平良性循環下功夫。在生產端,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發展壯大,以數字賦能提高農業、服務業效率。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做大做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加快在人工智能、雲計算、虛擬現實等領域形成新突破,努力在全球產業鏈優化升級中搶占先機。在需求端,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利用數字經濟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進一步創造新的投資、消費需求,釋放內需潛力。此外,充分發揮平台企業作用,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支撐保障
  
  文章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顧各國經濟發展歷史,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躍升,都離不開相關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和科學規劃布局。中國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機場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為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當前科技發展新形勢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上持續發力。
  
  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既要注重能源、交通、通信等“硬環境”類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提升政策、服務、金融、信用、法治等“軟環境”類基礎設施水平。一是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強鐵路、公路、水利、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優化電力供應布局,增強新能源儲存和應用。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加快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等。強化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等領域基礎設施投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一代通信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算力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支持力度,為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等應用提供支撐。要前瞻性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產業創新基礎設施,支持信息科技、生物醫藥、基礎科學等領域技術研發。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離不開良好營商環境的支撐。要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多層次供給體系,促進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融合發展,提升金融服務的適配性。要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獎懲分明的信用環境、開放便利的市場環境,努力“放”出效果、“管”出質量、“服”出紅利,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軟實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