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萬億國債發力,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1-17 08:54:04


   
  文章指出,此次發行規模龐大的國債資金,既是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無條件補助,也是對地方政府公共工程事權和相關支出責任的轉移。在未來國債資金使用過程中,必須加強國債資金、公共工程建設事權、支出責任三者的統一管理,要避免“吃唐僧肉”現象出現。
  
  一是發改委要加強前期項目立項審查,嚴格把關項目有關內容,嚴查項目的真實性合規性,加強實地審查,杜絕虛假項目,嚴格按照“優良中差”實行項目評估分級,依法依規履行項目審批、核准或備案職責,真正把好項目入庫關。
  
  二是地方財政部門要加強各部門相關項目預算審查,嚴格審查績效目標,督促部門形成合理的項目預算資金計劃。
  
  三是強化人大監督和審計監督。目前人大預算監督和政府審計監督都需要根據《預算法》賦予的權力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國債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防止地方政府一些部門偷梁換柱,將原有的防洪設施建設資金挪作他用。
  
  四是發改委、財政部要督促建設部門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優化工程建設方案,完善項目勘察和施工設計,合理安排工期,強化建設風險控制,有效控制造價,防止項目爛尾,保障工程質量。項目建成後要及時組織竣工驗收和專項驗收。
  
  五是各級財政部門、建設部門要加強項目支出績效管理,避免大建大毀,大毀大建,講究支出實效,形成高質量的實物產出量。
  
  六是建立常態化的資金支出和工程建設信息披露機制。財政部門和項目實施機構要加大國債資金公共工程項目採購、項目建設內容和標準、項目施行過程等信息的發布,及時全面向社會公眾公開項目相關信息,加大公眾監督力度,實行陽光化管理。
  
  七是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加大財會監督和審計監督力度,嚴肅財經紀律,對擠占挪用國債項目資金等問題,要嚴格按照《預算法》等有關規定嚴肅追責。
  
  總之,此項1萬億元國債資金的發行使用,將有助於未來中國地方洪澇、風雪災害防治工程等基礎設施系統的完善和災後恢復重建能力的提升,也有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重建,對宏觀經濟調控、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的整體復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