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培植優質沃土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11:13:15


 
  新朋舊友 共尋機遇

  韓國萬島國際株式會社總經理肖娟是本屆華創會上的一張新面孔。儘管第一次參加華創會,但肖娟說起武漢,一點也不陌生。她曾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對她來說,“就像娘家”。

  肖娟所在的萬島國際株式會社深耕跨境電商,主營日韓生活日化快消品,近年來已在河南鄭州、山東青島等地建起保稅倉庫。如今,肖娟將目光轉向武漢。“武漢的朋友告訴我,無論政策還是營商環境,武漢都有獨特優勢。”肖娟被朋友說動了心,在詳細瞭解湖北經濟發展狀況以及營商環境後,她決定在被譽為“九省通衢”的武漢建立新的保稅倉庫,同時搭乘華創會的“東風”,尋找更多合作機遇。

  在本屆華創會上,像肖娟這樣慕名而來的華僑華人還有不少。據華創會組委會介紹,本屆華創會報名人數、線下參會人數均創歷年新高。除了新朋友之外,許多老相識也如約而至。

  華礪智行董事長邱志軍與華創會結緣於2016年。在那年舉辦的第16屆華創會上,多個智能網聯汽車項目決定落戶湖北,其中就有邱志軍的項目。在此之前,邱志軍在加拿大從事了10多年智能交通、車聯網相關研究。2017年,他瞄准“車路協同”的創業方向,回到武漢創立了華礪智行,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一名“弄潮兒”。

  “通過華創會和僑聯的平台,我們在湖北逐步形成一個良性的朋友圈,建立了一個高效對接的網絡。”邱志軍介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華礪智行從一個面積衹有10多平方米的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利用華創會上豐富的僑界資源,華礪智行已在全球近50座城市落地車路協同商業訂單。“今年是我們第七次參加華創會,希望通過華創會這個平台,分享我們的經驗,吸引更多海外華僑華人到中國、到湖北創業。”邱志軍說。

  自2001年首屆華創會落戶武漢以來,湖北一直將“為僑胞事業發展服務”與“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相結合,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華僑華人歸國(來華)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平台。據統計,截至今年,歷屆華創會累計邀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及商界代表,現場參會人數達2萬餘人次,簽約引進項目近3000個。如今,華創會已成為湖北以僑為橋、引資引智、聯絡聯誼、服務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搭台鋪路 助力創業

  多年來,華創會構建起“華創大會+華創杯+華創學院+華創基地”的品牌體系,在項目引進、資金融通、創業輔導、落地發展方面為華僑華人歸國(來華)創業興業提供一整套配套服務。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穀生物城,70%以上的涉僑企業由華創會平台引進,7000多個海外人才創業團隊、近2000名外國專家在此聚集。

  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因華創會而起、成長於光穀的涉僑企業。公司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閆大鵬還記得,2006年他和400多名海外代表一起到武漢參加華創會。當時,在瞭解到國內光纖激光器幾乎全部依賴國外高價進口後,閆大鵬坐不住了。他在美國企業從事光纖激光器研究工作多年,希望利用自己的專長,為中國光纖激光器產業發展出一份力。

  2007年,閆大鵬踏上回國創業之路。他深知,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一個關鍵動力是引進人才。“現在國家的引才力度很大,華創會每年都有一些新政策出來。”閆大鵬介紹,這些年來,借助華創會搭建的平台,他邀請了不少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入團隊。“這些人才中,有做芯片的,有做光纖的,有做器械的,有做控制系統的,可以說覆蓋了光纖激光器整個產業鏈。”閆大鵬介紹,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現在公司生產的光纖激光器價格相比國外大幅下降,並出口到包括“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華創會組委會介紹,與往屆相比,本屆華創會更加注重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科技項目招引工作,新增3場招才引智專場活動。這吸引了不少年輕面孔攜帶新興技術與項目來到華創會。

  34歲的芬蘭華人科技協會會長郭明帶來兩個項目參會。“這兩個項目與湖北大力發展的新能源、生物醫藥產業相契合,希望在湖北落地轉化。”郭明說,華創會為僑界青年歸國創業搭建起瞭解政策、對接資源的平台,成為僑界青年尋找發展機遇的重要渠道。

  湖北省僑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年輕一代華僑華人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創新力強。近年來,華創會組委會通過“華創杯”創業大賽、海外高科技項目投融資對接會、參訪考察等活動,為僑界青年在湖北創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其中,“華創杯”創業大賽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0屆,吸引了國內外3000多個項目報名參賽。每年,華創會組委會評選出10個獲獎項目予以創業扶持,已有80個獲獎項目成功落戶,對接投融資65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