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http://www.CRNTT.com   2023-12-01 08:22:19


   
  聚焦重點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文章認為,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才能為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提供重要體制機制保障。新時代新征程,需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要充分激發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就要聚集國內外資源要素,努力實現市場准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秩序規範,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與信用體系建設,打造高標準市場體系,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稅制結構改革,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我們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下大力氣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中國工業化科技含量與綜合質量。既要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又要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要深刻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特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中國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位置,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這是因為除了要實現自身發展,廣大鄉村還肩負著支撐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使命。為此,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要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加大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支持力度,推動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拓展農業產業鏈、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中的應用,積極探索農業新業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貫徹落實協調發展理念,促進充分、平衡、包容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也是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效率和公平辯證關係的基礎,還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推動協調發展是一項系統性、戰略性、長期性任務,需要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參與、各類資源要素協同配合。要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對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養老、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實現區域、城鄉、行業協調平衡包容發展,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聚焦重點產業、數字經濟、高新技術、創新合作、基礎投資、人才培養、能源資源、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積極搭建戰略對接平台,加強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接,形成相互促進、互動循環的發展態勢。
  
  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有利於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不斷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鞏固中國貨物貿易優勢,積極融入服務貿易全球分工,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構建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自貿區網絡,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培育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努力提升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和產業協作,統籌全球創新資源,推進國際創新合作相關項目,推動建設國際創新資源開放合作平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度嵌入全球科技創新鏈,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