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紀念《世界人權宣言》75周年研討會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23-12-05 09:31:22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以共同價值為根基,創新突破了既往人權理念的局限,對構建公正合理善治的國際人權治理體系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表示,法治是人權最有效的保障,要切實發揮法治在人權保障事業中的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就是要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健全人權法治保障機制,實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鏈條、全過程、全方位的覆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錢曉燕表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是國家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社事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她還結合工作分享了積極開展多邊合作等內容。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付子堂認為,要在堅持多元、自主、開放、包容中共同豐富人類人權文明新形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體系,開創人類人權保障美好未來。

  “婦女權益保障是國家人權事業的重要部分。”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聯絡部副部長何淑文介紹了全國婦聯在全方位多渠道講好中國婦女人權故事、建設性參與聯合國和多邊機制婦女交流等方面扎實推進婦女領域對外人權工作的情況。

  在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魯廣錦看來,《世界人權宣言》的誕生是多種文化文明包容共處的結果。75年間,世界人權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仍存在短板和問題。中國秉持文明包容和文明交流互鑒,對推進全球人權治理、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

  北京理工大學科技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桃認為,科學技術極大拓展了人權理論內涵與實踐價值,推動數字時代的國際人權治理,應優化科技倫理治理,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權保障平衡發展。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表示,面對數字時代對人權事業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我們應當遵循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勇於思考如何構建數字時代全球人權治理新體系,全面推動和引領人權議題以及人權機制新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