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23-12-14 08:12:29


中國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加快,跨境結算取得積極進展。當前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越發豐富,交易金額加速上升。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催生出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革命成為推動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重要驅動力。發展數字經濟、數字金融是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開創新的技術—經濟範式的必然之選。2023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對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抓住數字技術革命的機遇,推動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強化系統性風險防控,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金融服務需求,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中國數字金融發展成就卓著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張曉晶文章表示,數字金融具有數字與金融的雙重屬性,能夠加速資金、信息、數字等要素的自由流通與有效配置,矯正傳統金融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市場失靈和金融割裂問題。數字金融業務模式和業態正在不斷進化之中,目前主要包括數字貨幣、數字支付、數字信貸、數字證券、數字保險、數字理財等金融業態。近年來,中國數字金融發展成就卓著,移動支付、數字信貸、央行數字貨幣、金融科技創新能力、金融科技企業價值等領域已走在全球前列。

  在移動支付領域,中國移動支付的應用和推廣進展迅速。目前中國兩大移動支付平台的用戶數均已超過10億,是著名支付服務提供商PayPal全球用戶數的三倍以上,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居全球第一。

  移動支付國際清算銀行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數字信貸在2013年僅為180億美元,而到了2019年已達到795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88.0%。這段時期中國數字信貸規模年均復合增長125.1%,其中2019年中國數字信貸規模達到6267億美元,占全球數字信貸總量的78.8%。

  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中國數字人民幣推廣應用加快,跨境結算取得積極進展。當前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已擴大至17個省份的26個地區,覆蓋應用場景越發豐富,交易金額加速上升。截至2023年3月,試點地區數字人民幣錢包總餘額為86.7億元,累計交易金額8918.6億元,交易筆數達7.5億筆。中國央行已深度參與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在系統建設與平台接入方面均具備先發優勢。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無損”“合規”“互通”三大原則已由國際清算銀行提議成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的基本原則。

  在金融科技創新能力方面,中國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占據領先優勢。2018年以來,全球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突破34萬件,中國和美國是金融科技行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引領國,兩國專利占全球的比重高達64.5%。從國別看,中國金融科技專利占比為44.3%,位列第一,美國以20.2%排名第二,韓國、日本分別以10.5%、6.9%排在第三、四位。從金融科技專利持有人分布來看,位於前10的專利權人中有8家中國企業,2家來自美國。

  在金融科技企業價值方面,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在頭部領域具有突出優勢。《2023全球獨角獸榜》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球排名前10的獨角獸企業中金融科技行業占據4家,其中最具價值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來自中國。

  數字金融有助於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文章分析,借助於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數字金融可以通過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增進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增強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首先,數字金融能夠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通過廣泛應用前沿數字技術,數字金融可以有效突破傳統金融產品的空間界限和數量約束,創新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模式、流程和產品,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覆蓋範圍。其一,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靈活、高效、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金融科技公司在開展數字消費信貸和小額經營性貸款業務過程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畫像”,對違約概率的估計更加準確,能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在提升融資效率的同時將違約概率維持在較低水平。金融科技公司搭建的數字支付系統簡化了交易過程,減少了交易時間和成本,提高了支付效率,進而提升了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其二,傳統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質效。一方面,數字金融的發展為信貸市場提供了新的產品與服務模式,為同質化的信貸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能夠有效提升信貸市場的競爭強度和產品質量,推動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數字金融創新的大量數字化產品對傳統金融機構的營利模式造成衝擊,並由此倒逼金融機構大力拓展營利途徑,開發更加多元化和市場化的產品,提高自身資產配置效率,繼而提升金融市場運行效率。

  其次,數字金融增進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對於世界各國而言,向小微企業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有效的、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都存在極大挑戰,而中國數字金融行業的快速崛起,證明了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以移動支付、數字信貸等代表的數字金融,能夠有效克服地理障礙與傳統風險評估的盲點,實現以較低成本向小微企業和各地各類人群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和社會低收入者提供較為便捷的金融服務。近年來,數字金融在中國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以及小微企業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務。

  最後,數字金融能夠增強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大數據減少信息不對稱,增強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一是減少商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之間的期限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錯配風險。隨著數字金融快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數字算法等前沿技術的引入,不僅推動了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迅速轉變,還促進了其負債結構的多元化轉型。銀行通過建立實時大數據動態風險評估框架,可以提高對自身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和流動性結構的判斷能力,繼而降低資產負債到期損失,增強對流動性頭寸數量的有效控制。二是有效彌補傳統金融機構的量化風險管理短板。數字金融可以利用全面場景應用、大數據等技術,提升風險評估、反欺詐、金融服務合同分析、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等方面的風險管控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