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工業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通過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持續動力、拓寬發展空間。 |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當前,中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但同時面臨外部環境趨緊、內部約束增多的嚴峻形勢,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亟需“重整行裝再出發”。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9月份黨中央部署召開了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各地紛紛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一時間,新型工業化成為各地抓經濟、促發展的“熱詞”。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處長、副研究員譚璐文章表示,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推進的同時我們必須冷靜看到,工業化發展遵循市場經濟原則,有其自身規律,新型工業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通過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持續動力、拓寬發展空間。
文章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要發揮企業的基礎作用。工業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企業,企業強才能工業強。新型工業化是全面的、整體的,量大面廣的民營企業是其發展的深厚基礎。據統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七成以上是民營企業。工業基礎好、後勁足的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也正是民營經濟更活躍的地方。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遇到不少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已作出部署,要推動這些政策舉措真正落地落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充分尊重民營企業家,幫助他們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國家隊”,要引導他們在科技攻關、帶動產業、強化支撐中發揮更大作用,支持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優勢互補、融通發展。外資企業是中國融入世界的重要紐帶,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做好外資企業服務保障,使其安心在華發展。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支撐新型工業化發展。市場規模決定分工深度,分工深度決定產業發展水平。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大底氣,要通過統一大市場建設把這個優勢更好發揮出來。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資金、土地、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更加優化配置,促進產能向先進生產力地區集聚,發揮更大效用。堅決破除各種影響市場統一的壁壘,持續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搞地方“小循環”等做法,對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問題集中的領域要有針對性措施。優化市場監管方式,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對新行業、新賽道更多採取事中事後監管的方式,讓企業真正敢闖敢試。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