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3-12-20 08:19:05


 
  高水平對外開放讓“兩個結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出更大實踐力量

  文章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才得以成功推進和拓展的。其中最大的基於實踐的理論創新是明確提出了“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而“兩個結合”內涵“對外開放”的元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也讓“兩個結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出更大的實踐力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以世界為鏡鑒”則可深察本國實際,這正是高水平對外開放之於“第一個結合”的意義。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通過“開眼看世界”的方式開啟了客觀認識中國的歷史進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帶來了馬列主義的普照之光,讓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從此處於科學社會主義的軌道。可以說,正是“開放”,讓“第一個結合”的兩個方面得以歷史性地相遇,馬克思主義為古老中華文明注入了現代性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探索則讓馬克思主義以中國化的方式成功在21世紀繼續展現其科學光芒。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存在”本身的交互關係性,這一哲理反身性地適用於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關係,而開放則是關係建立的前提。馬克思主義以其理論的開放導引開放性實踐,我們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持續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以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是具有人類立場和世界眼光的,這意味著以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必須在高水平開放環境中進行。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兼容並蓄、博采眾長。開放包容始終是文明發展的活力來源,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華文化本身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的文化共同體,中華文化認同超越地域鄉土、血緣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內部差異極大的廣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因此,在“文化開放交流”的觀念上,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我們必須推進高水平開放,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發展做出更突出貢獻。

  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具備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

  文章稱,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獨立探索並創造現代化新圖景的能動性和主體性。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也是國家和民族自主性的表達。中國式現代化是開放發展和平共處的現代化,而我們推進開放發展也必須以自身力量為基點,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長期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中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增強了我們在開放環境中穩妥應對風險挑戰的主動性。改革開放是我們主動做出的正確歷史選擇,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要繼承並發揚開放的自主性。 

  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是統一的。我們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必須具備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我們要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增強全球要素資源的吸引力,有效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對全球資源的配置力,強化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我們要持續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要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要加強國內大循環在雙循環中的主導作用,塑造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我們要重視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改善中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我們要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強中國出口產品和服務競爭力,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我們要深入研究並推動完善國際經貿規則,加大在市場准入、管理標準、透明度、知識產權保護、監管規則等重要領域的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統籌開放和安全。我們要瞭解國際事務,調查研究利益攸關國、貿易夥伴國、投資對象國的情況,維護好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的利益。

  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

  文章指出,開放發展最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的問題。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規則正在面臨重大調整,引進來、走出去在深度、廣度、節奏上都是過去所不可比擬的,應對外部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壓力也是過去所不能比擬的。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

  如今的開放發展的大環境總體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同時面臨的矛盾、風險、博弈也前所未有,我們必須對開放環境中的陷阱加以警惕。目前,我們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需要加快提升。

  為此,我們要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加快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我們要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以擴大開放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要找准突破口,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我們要在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切實增強全球經濟議程設置能力,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加快建設自由貿易區,積極承擔與中國能力和地位相適應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現代化過程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密不可分。中國40多年來的發展成就得益於對外開放,我們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實現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如今,中國對外開放已從早期“引進來”為主轉為“大進大出”新格局,進入“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正在建設與之相應的法律、咨詢、金融、人才、風險管控、安全保障等體制性力量,以支撐高水平對外開放。實踐告訴我們,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

  中國式現代化既增強了我們的“四個自信”,也在全球面臨發展困境的關鍵歷史節點為人類帶來了新的道路選擇。我們要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順應經濟全球化新階段,進一步掌握歷史主動,增強並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活力,讓世界領略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認同中國式現代化的理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