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能源指標完成度有喜有憂
http://www.CRNTT.com   2024-01-05 08:12:38


   
  多重因素導致“十四五”時期的前兩年能耗下降幅度不及預期。工業能耗強度約為服務業的6倍,工業能耗占總能耗比重超過60%,對單位GDP能耗影響較大。新冠疫情期間,製造業出口大增以及基建投資發力托底經濟增長,釋放出更多用能需求;同時,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與單位GDP能耗降幅之間呈正相關。受新冠疫情影響,能耗強度較低的服務業占比下滑,對經濟總量的拉動效應下降,縮減了能耗降低空間。
  
  要緊抓產業結構調整契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加快推廣應用智能製造新技術,推動製造業產業模式轉變。鼓勵綠色技術創新和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推動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傳統高耗能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要從源頭擰緊節能閥門,大力推廣節能技術服務。一方面,節能改造潛力大。我國工業領域先進節能技術普及率不到30%,據測算,隨著技術節能、結構節能、管理節能的持續推進,2030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有望較2020年下降30%左右;另一方面,企業節能熱情高。經濟調整周期恰恰是節能改造窗口期,節能成為當下企業降本的重要手段。要在工業、建築、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開展節能改造,提高能效標準,嚴格節能審查,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鼓勵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發展。
  
  “十四五”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要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抓好能源相關指標落實。對提前完成進度的指標,要繼續鞏固擴大既有成效。對滯後於進度的指標,要優化調整政策,加大攻堅力度,盡最大努力推動完成規劃目標。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