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廣東香港簽協議建立人才合作協調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24-01-09 10:51:17


  中評社香港1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前往廣州,展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訪問行程,並在當天出席《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的簽署儀式,見證粵港兩地簽署協議,建立“粵港人才合作協調機制”。

  陳國基指出,香港作為國家最前沿和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具備條件和優勢擔當國際人才樞紐與大灣區人才門戶的角色,匯聚大灣區發展所需的國際優秀人才。他還表示,特區政府將在今年五月舉辦“全球人才高峰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向世界展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推動區域招攬人才交流合作。

  當日下午,陳國基與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程福波出席《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的簽署儀式,共同見證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李煥春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分別代表粵港兩地政府簽署協議,建立“粵港人才合作協調機制”。

  “高才通”等已批13萬宗申請

  陳國基與程福波隨即共同主持機制下的第一次會議,以“共築人才高地,推動融合發展”為主題。特區政府其他出席官員包括孫玉菡、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以及勞工及福利局和其轄下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其轄下創新科技署、教育局的代表。會議上,粵港政府官員分別簡介兩地在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工作進展,並就推動大灣區人才發展深度融合交換意見。

  陳國基指出,香港作為國家最前沿和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具備條件和優勢擔當國際人才樞紐與大灣區人才門戶的角色,匯聚大灣區發展所需的國際優秀人才。過去一年,特區政府貫徹落實“搶人才、留人才”的政策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包括通過新設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和經優化的各項現行人才入境計劃,全年共吸納超過22萬宗申請,當中至今超過13萬宗獲批,約九萬名人才已抵港。

  特區政府5月將辦人才高峰會

  陳國基表示,特區政府去年十月成立人才辦的實體辦公室,其重點工作之一是推動大灣區人才交流培訓、研討、項目對接等活動。人才辦將於今年五月舉辦“全球人才高峰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向世界展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推動區域招攬人才交流合作。他邀請廣東省及大灣區各市的政府單位、人力機構和企業參與是次盛會。

  陳國基今日將繼續廣州行程,然後轉往惠州訪問。

  多項政策推動人才“南下”“北上”

  陳國基昨晚在社交媒體表示,《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的簽署,為促進大灣區多元人才流動,以至為大灣區廣納高端人才開創新篇章。

  陳國基介紹,為了促進人才“南下”和“北上”流動,香港與內地去年做了大量工作,可謂各出奇謀。在吸引人才“南下”方面,隨著特區政府“搶人才”策略落實到位,截至2023年年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超過22萬宗申請,當中“高才通計劃”接獲6萬5千宗申請,超過5萬宗獲批。另外,內地亦在2023年2月推出大灣區人才簽注,便利六類大灣區內地人才來港交流,至今已有約1萬名人才持有關簽注抵港。

  “一簽多行”有利吸引落戶

  至於便利人才“北上”方面,自2023年10月起,非中國籍香港居民可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短短兩個多月已批出超過8千宗申請。這項新猷為在香港註冊公司工作的外國人才帶來很大便利,並有助吸引相關高端人才和企業落戶香港、扎根大灣區,實在是雙贏局面。

  陳國基還表示,已指示人才辦充分利用“粵港人才合作協調機制”,與廣東省政府相關單位深化人才交流合作,為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增添新動力、作出新貢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