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防長“瞞報住院”,暴露美軍指揮鏈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4-01-10 10:12:20


去年年底,美國防長奧斯汀在以色列參加聯合新聞發布會。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環球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因未及時通報住院情況引發爭議。白宮發言人8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對國防部長奧斯汀“充滿信心”。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奧斯汀無意辭職。那麼美防長此次住院且未及時通報情況是否會對美軍指揮鏈條帶來風險呢?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次奧斯汀瞞報、遲報事件後續可能還會進一步發酵,原因之一是奧斯汀本人的軍旅經驗,決定了他在當前美軍指揮鏈中可以真正發揮最高指揮當局應具有的指揮實權作用。

  美軍指揮鏈分“養兵系統”和“用兵系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軍“指揮鏈”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領導管理鏈”,即軍政系統或領導管理體制;二是“作戰指揮鏈”,即作戰指揮體制,兩個系統均以總統和國防部長為最高層級。

  對此,中國軍事專家張軍社9日對記者表示,美軍這兩條指揮鏈路,實際上是兩個系統:即養兵系統和用兵系統。美國總統通過這兩個系統對武裝部隊實施全面指揮和控制。

  張軍社表示,美國這兩個系統的最高首腦人物是總統,其次是國防部長。“在養兵系統中,總統和國防部長指揮各軍種的部長、參謀長(包括海軍作戰部長、陸戰隊司令),對部隊進行領導管理,包括日常的管理、裝備發展以及基礎訓練。在用兵系統中,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通過各戰區司令部下達作戰命令,對部隊實施作戰指揮。比如,在亞太地區,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通過印太司令部司令對所屬軍事力量實施作戰指揮。”據介紹,在這種模式中,在軍種和戰區之下的戰役機構,比如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既要接受海軍作戰部(即參謀部)的行政管理,也要接受印太司令部的作戰指揮。“養兵系統,也就是行政指揮管理系統,重點是負責部隊的養成、日常的管理、訓練,研發武器裝備,重點提高部隊的戰術技術水平,提高部隊基本作戰能力,為戰區輸送合格兵員。用兵系統,也就是作戰指揮系統,主要任務是實施作戰指揮,制訂作戰計劃,謀劃如何把仗打好,重點在於對轄區內的軍兵種部隊進行作戰指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