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原著作者金宇澄解讀《繁花》中的香港元素
http://www.CRNTT.com   2024-01-13 13:43:51


 

  金宇澄舉了小說《繁花》中眾多香港元素中的一個細節,理髮師傅將一張香港明信片插在鏡子邊沿,而且要把正面的香港風景盡量露出來,很自豪地告訴別人:“這是親戚寄來的”。金宇澄的家族記憶也影響了他在《繁花》中的諸多描述,比如,主人公阿寶與雪芝談戀愛,言談中多少離不開“香港”。順水推舟,王家衛在電視劇版中,索性將雪芝的人生目的地直接改寫成了香港。

  金宇澄認為,導演很好地處理了“上海與香港”的雙城故事,而不是簡單給上海貼上“香港標簽”。而作為原著作者,更是與導演理念一致,感同身受。

  王家衛出生在上海,五歲隨父母到香港,但家裡的哥哥姐姐留在了上海,另外還有20多個表兄表姐也留在上海,他們與《繁花》中的人物基本上是同一代人。拍《花樣年華》《2046》乃至《一代宗師》,王家衛的語料庫裡基本不提“鄉愁”,但《繁花》全劇卻處處是鄉愁。

  金宇澄說,導演特別打動他的一點是,第一次見面,他就說“你寫的其實就是我哥我姐的事情”。

  溢出效應持續

  近日《繁花》大結局播出,讓正在追劇的一些在滬港商也拍案叫絕。因為美食橋段較多,近期滬上港味茶餐廳的訂單量飈升,尤其是劇中展示的一款大眾化餐食——幹炒牛肉河粉,更是火“出圈”,外賣平台下單排隊量激增,平均送達時間超過1小時。

  20世紀90年代進入上海的茶餐廳品牌“避風塘”以幹炒牛肉河粉等特色菜品聞名,其門店至今仍堅持每天手工拉粉。上海避風塘的工作人員說,滬港兩地飲食習慣雖有些微差異,但總體而言,在創意菜和運營模式上,是相互影響、彼此促進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