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STEM教育的全球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1-18 16:41:11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STEM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4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組合。

  2023年11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決議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標誌著國際社會著力加強STEM教育在全球的發展與推廣,也表明國際社會注重STEM教育在全球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作用。STEM教育意在培養未來創新型數字科技人才,推動STEM教育的全球發展,有利於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可持續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產生的深遠、複雜影響。

  STEM教育的起源與內涵

  STEM教育指的是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以問題為導向,強調多學科有機整合和跨學科實踐學習,旨在培養具有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批判性思維的復合型理工人才。

  STEM教育起源於美國。20世紀上半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被認為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美國於20世紀50年代最早提出科學素養概念,認為提高國民科學素養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各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和工程方面高素質人才逐漸出現緊缺性問題。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發布《本科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報告,首次明確提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教育集成”的綱領性建議,簡稱為SMET教育,也是STEM教育的開端。20世紀9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首次使用STEM描述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實踐、項目或政策。由此,STEM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國報告、政策、項目和法律中。例如,2004年英國政府頒布了《科學與創新投資框架》,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引入STEM,設置STEM長期戰略目標並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2006年《美國競爭力計劃》明確提出,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STEM素養的人才。自此,STEM教育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地並不斷發展成熟。

  STEM教育聚焦個體的科學素養、技術素養、工程素養、數學素養教育,覆蓋其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及繼續教育等成長發展全階段。STEM教育強調四個學科知識的整合與協調表達,在科學與數學課程中整合技術與工程內容,促進科學探究和工程設計,具有跨學科性、情境與體驗性、興趣與問題性、探究與協作性、實證與技術結合等特徵。STEM教育已成為當今信息化時代與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數字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理念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