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金觀平:抓住關鍵核心要素建設金融強國
http://www.CRNTT.com   2024-01-20 15:02:41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將金融工作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釋放了我國金融事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信號。

  “金融強國應當基於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金融強國的內涵與路徑,謀劃了建設金融強國的“施工圖”。

  金融,國之重器。金融強國目標的提出,是基於實現由小到大的積累、建成金融大國的現實。從總體規模來看,當前,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外匯儲備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不斷增長,金融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同時,大而不強也是客觀事實。現階段,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依然不高,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不完全匹配,部分領域金融風險尤為突出。具體到“六個強大”的關鍵核心要素,人民幣國際化近年來穩中有進,但在支付、投資、融資和儲備上的國際份額與主要國際貨幣相比存在差距;金融機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但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能力仍然不足;金融監管強化“長牙帶刺”,但在宏觀審慎、全面監管、事前監管方面還有提升空間;等等。

  由“大”到“強”的躍升,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在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中,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重大部署,都涉及金融體系及其功能的發揮,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多需求與更高要求。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爭取一個與經濟實力相當的國際金融地位,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全球經濟與金融業的穩定發展。

  這就需要抓住關鍵核心要素,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建立健全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系、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是必須加快推進的重點工作。同時要保障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提升金融抗風險能力,扎實穩妥化解風險。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我國金融正處在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關鍵少數”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自覺的行動、更加有力的舉措扎實推進金融強國建設,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