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彈幕遊戲“氪金”?呼喚監管常態化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2:24:38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玉龍
近期,彈幕遊戲在直播上風靡。觀看直播的玩家只需要點贊、發彈幕或者送禮物,就能夠增強自己所支持遊戲戰隊的戰鬥力,而多買禮物,則是制勝的終極“力量”。記者調查發現,這類遊戲由於沒有接入遊戲監管系統、青少年防沉迷系統等限制系統,在主播的各種話術慫恿、造勢影響下,玩家容易“上頭”。(據1月18日《中國消費者報》)

據瞭解,2022年彈幕遊戲直播開始陸續出現在各大平台直播間,打造出了擠地鐵、開派對、守塔、三國攻城等最初的彈幕互動玩法。近期,在各大平台的直播間裡可以看到彈幕遊戲直播的身影。這種互動遊戲,觀眾可直接下場參與遊戲,通過點贊、發送彈幕來召喚基礎的小兵,刷貴的禮物則會快速增加戰鬥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彈幕遊戲大多利用的是人的勝負欲和強對抗帶來的心理刺激來讓消費者刷禮物。不少直播間的彈幕遊戲推出了“打賞得套裝”“刷禮物掉皮膚碎片”“送禮物兌道具”等操作。目前卻沒有任何對未成年人打賞、充值進行識別和限制,致使一些未成年人陷入無度打賞的坑,讓直播間變成“氪金遊戲廳”。

2022年5月7日,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要求互聯網平台應當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並要求規範平台功能應用,取消打賞榜單,禁止以打賞額度為標準對用戶進行排名等。上述遊戲的做法,顯然違背了相關規定。對此,運營企業理當反思,不能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而且,《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網絡遊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對遊戲產品進行分類,作出適齡提示,並採取技術措施,不得讓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遊戲或者遊戲功能。而如果遊戲的服務經營者未能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網絡用戶,不能確定是否是未成年人士,則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義務。否則其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對於上述應加強行業監管。一旦發現通過遊戲的方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打賞,應及時採取暫停打賞功能、關停直播業務等措施。誠如相關專家表示,無論是網絡平台還是遊戲設計者,都應當堅守企業的社會責任,採取一切可行的技術措施,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但更重要的司是,監管要常態化發力。

此外,針對網游之害,也需要社會共治。誠如受訪專家表示,應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父母、監護人、老師、教育者開展相關的教育行動,組織研討會,健全問題報告方式;設立專門的熱線服務以支持消費者解決與此相關的問題。事實上,這確有必要。尤其家長,也應該管控好孩子上網玩遊戲的時間,對於一些網絡上的違法行為,更須舉報處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