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工業經濟向“新”而生、加“數”奔跑
http://www.CRNTT.com   2024-01-23 15:14:05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4年位列世界第一;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翻開2023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績單,精彩紛呈、亮點頗多。

  通過局部看整體。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較2022年提升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保持增長;十大重點行業基本盤穩固,平均增速超過5%,為工業經濟整體向好提供了堅強支撐。分地區看,多數省份工業經濟穩定恢復,絕大部分省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個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生產全部實現同比增長。這些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2023年工業經濟基礎好、結構優、有韌性,全年呈現穩中向上、回升向好的態勢。

  借由亮點觀走勢。從加快建設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到“新三樣”產品出口額首次破萬億元;從新材料、機器人等新興行業快速成長,到工業母機自主創新實現新突破、大飛機製造等攻關成果投入應用,念好“新”字訣,持續壯大的新動能不斷帶動工業經濟回穩向好。與此同時,2023年全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全國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1個,工業互聯網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實踐充分證明,下足“融”字功,有助於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穩中有進、動力滿滿,我國工業經濟潛力足、後勁大。

  2024,我們步入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我國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但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等優勢,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需要我們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鞏固“穩”的態勢,夯實“強”的基礎,升級“優”的環境,不斷向“新”而生、加“數”奔跑,我們定能扛牢實現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發揮好工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為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個“大目標”提供堅實穩定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