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三蹦子”出海,“低端產品”也有春天
http://www.CRNTT.com   2024-01-27 14:06:22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據光明網報導,最近,“三蹦子”在海外熱銷引發多方關注。社交平台視頻顯示,“三蹦子”在外國“騎手”中化身多面手,載貨、拉人,無所不能。

  事情的起源,是一位在美國生活的博主,托朋友從國內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漂洋過海送給在美國的公公。電動三輪車不僅在當地合法上牌,還因為閃耀的燈光,高調的音樂,吸引了美國街坊們的注意,大家紛紛拍視頻、發上網、要鏈接,將“三蹦子”捧成了“炸街”神器。

  “三蹦子”的熱度,更像是一種有意製造的媒體景觀。畢竟,一個帶有鄉土氣息的交通工具,出現在了發達國家的街頭,這的確會帶來一種“文化衝擊”。所以現在就說“三蹦子”在海外有多火,成了多麼熱門的產品,還需要一些實際的數據支撐。

  不過,“三蹦子”確實在海外有一些銷路。從媒體採訪中可以看到,有個別廠家的“三蹦子”已經出口海外,遍及70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了不起的成績。而且也有專家說,發達國家不會主動生產三輪車,相關技術比較匱乏。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雖然需求較大,但目前仍以進口為主,沒有相關的產業環境。因此,“中國在電動三輪車技術水平方面,仍處於領先地位”。

  這是很有意思的說法。“三蹦子”在人們眼中,恐怕只能算是一個“低端產品”——這並沒有冒犯“三蹦子”的意思,“三蹦子”的品牌附加值確實有限,畢竟人們也沒聽過“三蹦子”有什麼4S店。但即便是這麼一個並不複雜的產品,中國依然可以“技術領先”,而且這種“技術領先”是有意義的,同樣可以制霸全球、只此一家。

  仔細想想,近些年出海的中國製造,當然有中高端產品,比如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同時,也有很多看著“不那麼高級”的產品——網文、微短劇、“三蹦子”。後面提到的這些產品,別說在海外,在國內恐怕都很難被人們發自肺腑地禮贊,它們不那麼高大上,也不那麼有“科技含量”。

  這些“低端產品”,似乎沒有得到多少輿論和產業政策的青睞,但卻在不知不覺間就開始殺向海外了,以一種無心插柳的方式占據了“領先地位”。

  這或許也是一個啟示,人們關注中國製造走出去,也不必只盯著那些能帶來炫目觀感的高端產品,那些樸實的、生長於民間的、解決日常生活痛點的“低端產品”,同樣值得尊重。人們對出海產品的關注,不必帶有過多的價值評判,或是帶有一種對高端科技的迷戀,一個出海的土味“三蹦子”,同樣是中國製造的榮光。

  此外,“三蹦子”出海還有一重深意,它代表著民間的創造力。它不是一個典型的產品門類,而是人們自發地創造,是在貨車和摩托車、汽油和柴油之間折中的結果。這也說明,就應該放開手腳讓民間去馳騁想象力,一個個渴望財富的普通人,才是“大航海”最深沉的動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