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青少年在國外遭遇“虛擬綁架”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1:08:18


 

  吳沈括表示,為了提升詐騙成功的概率,騙子通常借助社交網絡上公開或非公開的信息渠道、黑市交易,獲得受害人的身份、社會關系、親屬關系等資料,從而定制個性化的騙術。目前也出現了使用包括AI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模擬聲音、視頻圖像等增強騙術可行性的現象。

  提醒

  中國公民在境外應與家人保持及時溝通

  蘇興博提示,在境外留學或者務工的中國公民首先應當對電信詐騙保持警惕,主動了解中國警方的反詐宣傳,掌握一定的反詐知識。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即使對方聲稱自己是國內的公檢法或者銀行工作人員,也不要輕易相信,騙子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公開渠道,或者不合法的渠道獲得個人信息,還有可能通過話術進一步套取個人信息。”當自稱執法人員或親友來電索要銀行卡信息,或要求銀行轉賬時,正確的做法是盡快聯絡親友核實,或者報警求助。

  他還提到,在境外的中國公民應當盡量和家人保持及時、良好的溝通,減少雙方的信息差,避免在當事人還未能和家屬同步信息時,第三方就能掌握當事人在境外的狀態、行蹤等,為行騙提供方便。他說:“沒有了信息差,就像詐騙沒有了生長的土壤,當事人及家屬就不會輕易相信騙子的話術。”

  吳沈括也表示,從司法機關的角度來說,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不被濫用,不被非法獲取,能够有效降低詐騙成功的概率。個人也應當提高反詐意識,遇到突發情況時不要慌張,使用多渠道對事實進行核實,了解清楚事實後再做出決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