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科創
http://www.CRNTT.com   2024-02-01 17:29:50


  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自2018年科技部啟動首批52個創新型縣(市)建設以來,2023年又有92個縣(市)被納入第二批建設名單,創新型縣(市)逐漸成為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標杆。近期,2023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公布,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榜單出爐,體現了科技創新對縣域發展的支撐作用。新形勢下,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短板弱項在縣域,動能活力在縣域,優勢後勁也在縣域。

  與大中城市相比,縣域往往處於創新鏈條的末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少,新型基礎設施普遍較弱,數字、信息等新生產要素應用場景不多,加上綜合配套環境不夠理想,人才吸引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交織。為解決這些問題,各地紛紛出台一些激勵舉措,而現實中,不少縣域缺乏集聚科研要素的能力,難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創新驅動。衹有不斷提升縣域對要素資源集聚的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才能徹底打通科創發展的“任督二脈”。

  因地制宜,才能各展所長。各縣域應從自身的資源禀賦、產業基礎、科技項目建設進度等實際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強化分類指導,對不同類型縣域提供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對於已入選創新型縣(市)建設的縣域,應發揮其科創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並適當將科創要素向周邊地區轉移傳輸,帶動整體區域創新實力的提高。對於創新實力弱、科研人才少、遠離科創輻射中心的縣域,應廣泛集聚技術、資本、數據等科創要素,先解決量的問題,再考慮質的提升。

  科創平台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集聚科創要素,要加強科創平台載體建設。一方面,各縣域可圍繞本地主導產業、特色產業,依托龍頭企業、主業優勢企業,靈活運用政府搭建、多方合作、企業主導等形式,謀劃建設各類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研發機構,打通人才項目落地和企業產業化通道。另一方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探索創新資源跨區域聯動共享合作機制。科創要素不足的縣域可嘗試到人才、資源、項目集聚的城市設立“創新飛地”,探索“研發孵化在外地、產業化在本地”的逆向創新模式,更好地滿足“創業—孵化—產業—生活”一站式創新創業需求。鼓勵本地企業通過共建產學研技術創新載體、產業學院、研發中心等方式,柔性利用先進地區的人才和科技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