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輔導員引路大學生尋找“真正的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24-02-04 11:40:48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中國青年報報導,3年前,研究生畢業的聞晨陽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喊作“老母親”。那一年,24歲的她成了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最年輕的輔導員。

  面對比自己小不了幾歲的學生,大到黨團建設、就業指導,小至宿舍相處、心理輔導,聞晨陽每天都在與各種瑣碎又繁重的事務“打交道”。不過,在她看來,這是一份可以永遠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的工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域、家庭,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屆學生會是什麼樣,因此就需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具體的教育引導方法。”

  在高校,如果要問哪位老師最瞭解學生的脾氣秉性,非輔導員莫屬。以往,很多人覺得這份工作約等於學生的“保姆”,忙碌又費心的輔導員們仿佛是學校裡的“小透明”。事實卻是,輔導員工作並不只是簡單地解決同學們學習生活中的小問題,大部分時間裡,他們需要著眼於學生的精神賦能,引導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有人稱“鐵皮”輔導員專門治愈“脆皮”大學生。但在聞晨陽眼中,更像年輕人一起“突破重圍”。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規定了輔導員的九項主要工作職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輔導員成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也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

  輔導員隊伍正在向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全國高校專兼職輔導員達24.08萬人。

  “年輕人往往更需要被關注到困惑背後的情感”

  每周三下午,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輔導員蘇宇都會準時出現在一間叫作“小宇姐姐”的咨詢室裡。這間占地面積不大的屋子,被學生們看作是排解學習壓力、處理人際關係、尋找人生方向等問題的“百寶箱”,蘇宇則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姐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