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
http://www.CRNTT.com   2024-02-09 13:02:37


 
  具體來說,一是提升數字技術和產業供給水平。我國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能力位於世界第一梯隊,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有效支撐了數字技術和產業供給。應持續加強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迭代數字產品和服務能力,發展重點產業系統集成能力,加快形成全鏈條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提高數字技術和產業供給質效。二是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當前,我國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已建成60多家“燈塔工廠”,約占全球“燈塔工廠”總數的40%,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範工廠、萬餘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在此基礎上,堅持因企制宜、精準施策,根據產業鏈各主體發展階段和發展特徵,形成多元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將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跨越“數字鴻溝”,更好釋放數字技術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三是推動重點領域數字產業聚鏈成群。引導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通信設備等重點數字產業集群化發展,在充分發揮產業聚集和規模效應的同時,加快打造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鏈雲平台,促進技術外溢和知識流動,推動產業鏈之間的跨界合作與創新,促進產業創新生態繁榮。

  以鏈主企業培育增強產業鏈整體競爭力。作為產業鏈上的“領頭雁”,鏈主企業是產業創新的主體,更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力軍。加強鏈主企業培育,激發鏈主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有利於帶動產業鏈整體價值能級提升,不斷形成競爭新優勢,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注入新活力。具體來說,要健全鏈主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聚焦戰略性支柱產業重點產業鏈,完善鏈主企業識別、遴選、評價、服務機制,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環境營造等方面對已有鏈主企業和潛在鏈主企業量身定制扶持方案。鼓勵和吸引鏈主企業參與重大戰略、重大工程,強化鏈主企業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技術創新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推動更多企業向產業鏈核心地位靠攏。同時,要促進鏈主企業與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中小企業對產業鏈配套支撐能力不斷增強。要進一步梳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鏈圖譜,組織鏈主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供需精準對接,引導鏈主企業通過資源共享、渠道共建、場景共創等方式,帶動中小企業有序銜接、深度入鏈,提升產業鏈韌性水平。鼓勵鏈主企業聯合上下游中小企業制定推動完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探索共同建設國際標準,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積極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胡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