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如何走出價格下行周期?
http://www.CRNTT.com   2024-02-09 15:43:49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通縮,即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社會價格水平持續下降,貨幣價值持續上升的現象。關於判斷標準,一般認為,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個季度,則表示經濟出現通縮。但這只是窄義的關於消費品的通縮,廣義的通縮還應包括消費品以外的經濟要素,特別是資產,包括房地產和股票等金融資產的通縮。實際上,有時候資產的通縮比消費品的通縮對經濟的影響更大。

  通縮與通脹,即通貨膨脹(inflation)是相對的。對一個經濟體而言,到底是通縮還是通脹為主要威脅,取決於該經濟體的總供需結構。對供不應求的經濟體而言,當然通脹是主要威脅,就像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以前的中國經濟和當今大部分發展中經濟體;對供大於求或產能過剩的經濟體,通縮自然是主要威脅,就像新世紀以來的中國經濟和除特殊時期以外的大部分發達經濟體。

  就中國經濟而言,新世紀以來大部分時間CPI在2%以下;這一價格水平相對於在大部分時間為6%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偏低的,所以中國早已進入了消費品的低通脹階段。但同時,房地產價格高歌猛進,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來猛漲了好幾十倍;鑒於房地產佔中國居民資產總額的65%左右,雖然股市價格動蕩低迷,可以說2021年之前中國資產與消費品的情況相反處於高通脹階段。

  居民部門增加儲蓄

  可是,近幾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各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消費品低通脹局面進一步發展,向窄義通縮的方向行進。2023年中國CPI全年上漲0.2%,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同比變化分別為1.3%、0.2%、-0.1%和-0.4%,按照標準定義已經進入了窄義通縮範圍。雖然12月份(-0.3%)相較11月份(-0.5%)有所好轉,2024年是否能夠持續好轉還有待觀察,即使能夠也將在較長一段時間低於1%。資產的情況就嚴重得多了,房地產價格連續兩年大幅下滑;股票價格更是在本就低迷的水平上連年重挫。綜合消費品和資產的情況,目前中國廣義通縮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