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今年春節期間,出行數據比往年大幅增長,出行方式也趨向豐富多元,充分展示出中國社會蘊藏的消費動力和經濟活力,也體現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進程提速的重大成果。
一直以來,我國加快推進高速鐵路主通道、國家高速公路主線、世界級港口群、世界級機場群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綜合交通網總里程超過600萬公里,已形成了龐大的“海陸空”立體化交通體系。《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後印發,對於交通運輸服務的規範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和效率提出了明確要求。一體化出行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旅客的出行體驗更加舒適、便捷、安全,實現了“人盡其行、物盡其流”。
同時也要看到,區域交通發展不平衡、預警應急機制不健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今年春運中,公路高峰期間充電難、春節從三亞回程機票暴漲破萬等問題廣受關注。對此,須對立體交通網絡的運力資源調配、分流機制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重視,盡快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讓交通“大動脈”更加暢通。
一方面,加快完善預警應急機制,構建更精準、更高效的“大交通”指揮體系。建設布局完備、隨調隨用的物資儲備體系,精準高效、保障有力的運輸投送體系,快速響應、隨斷隨通的維護搶修體系。健全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加快建設運行監測系統,建立健全應急運輸保障車隊、船隊、機隊,持續推動專業應急維護搶修隊伍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一體化、智能化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持續推進重點區域鐵路發展、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省際瓶頸路段建設和繁忙通道擴容改造,推動普通國道貫通和低等級路段提質升級,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方面,提升產業創新驅動,構建突破性、普惠型的現代技術應用體系。加強企業技術創新,聚焦突破核心技術,提高現代化交通裝備水平。繼續開發新型交通工具,尤其是加強適應極端氣候條件、應急保障大運量等未來交通需求的開發,推動交通運輸產業的定制化、高端化、智慧化發展。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構建便利化、市場化的運輸競爭體系,鼓勵科技企業、互聯網平台與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強化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著力打通關鍵通道。開展平等協商,持續完善便利運輸協定體系,提升便利運輸國際競爭力。完善群眾多元服務,構建高標準、高質量出行服務體系,持續提升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水平,加快客運“一票制”發展。提升定制客運服務質量,提高道路客運智能化服務水平。深化交旅融合,打造一批精品旅遊公路,發展國內水路旅遊客運精品航線。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趙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