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東北經濟新變化中見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3-11 12:29:53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去年有約40萬名大學生留在遼寧、來到遼寧工作”“鋼鐵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城市標簽,把傳統產業做精做強,老工業基地也能煥發新活力”“今年東北旅遊熱辣滾燙,我們要借熱乎勁兒乘勢而上”……

  在全國人代會代表團全體會議、代表小組會議上,不少來自東北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家鄉經濟發展新現象談體會、提建議、出實招。

  從去年吉林和遼寧的GDP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到開年以來“爾濱現象”火爆出圈,人們重新“認識”了東北,也切實看到了“東北全面振興”六個字背後的廣闊空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就“東北全面振興”“提升東北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等作出部署。

  如何將經濟新現象轉化為發展新動能?代表們以東北的新變化打開話題,談產業發展、謀增長潛力。

  立足自身優勢,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

  遼寧代表團全體會議上,鞍山市委書記王忠昆代表帶來了這樣一組數據:儘管去年鋼鐵價格下降,但通過開發高端鋼材,發展鎂化工、鎂建材等新產品,鞍山鋼鐵及深加工業、鐵礦業增加值分別增長了6.1%和6.4%。逆勢而上的產業變化令他感慨:“用好優勢資源、發展好優勢產業,就能釋放發展紅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鞍山鋼鐵產業煥新,恰恰印證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這句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