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策展的關鍵在於有效轉化
http://www.CRNTT.com   2024-03-30 13:55:21


 
  應該說,在這個展覽裡,“策展文本的線性結構”與展廳內的“非線性空間敘事”產生了衝突,我在現場感受到的分裂感,就來自這種衝突。

  事實上,學術性展覽既考驗著一個策展人的研究能力,也考驗著一個策展人的轉化能力。策展文本在實際的落地過程中,存在兩種性質不同的轉化,一種是“深入淺出”的語言轉化,就是將學術研究的成果,即專業性較強的學術語言轉化成普通觀眾聽得懂的日常語言。很多觀眾常常吐槽說,他們看不懂展覽的前言或者說策展人的文本,因為這些文本經常充斥著艱澀的專業術語。所以如果不做好這種“深入淺出”的轉化工作,會讓非專業觀眾難以理解和接受策展的意圖。第二種轉化是一種空間轉化,將“策展文本”轉化成“展覽語言”。“策展文本”是策展人在展覽空間中展開空間敘事的腳本,很多時候僅限於對策展人開展工作和學術梳理、以及匯報工作有效。從布展開始,策展文本要轉化成為展示空間中的敘事語言。這種“轉化”的目的,是要讓藝術作品、歷史文獻、展覽文本在空間中建立起真實可感,又是相互闡釋的緊密關係。

  如果說,學術研究能力是一位策展人的基礎能力,那麼,轉化能力就是一種綜合能力,尤其空間轉化能力,其實包含有效的溝通、協調、應變和組織。策展人首先是需要跟展陳設計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協調,讓設計師全面深入地瞭解策展理念、展覽結構、敘事邏輯、展覽線索,以及哪些是重點展品,哪些是展覽亮點,哪些展品在空間需要加以凸顯或者重點表達等等。這個過程,既是相互磨合也是相互理解和說服的過程,“策展文本”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不斷調整的過程。

  若是一個當代藝術展覽,還必須瞭解參展藝術家本人的作品理念和展陳方式。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對展示空間的運用和調度有著自己非常個性化的觀念思考,通常來說,策展人需要詳細傾聽參展藝術家對展示的具體要求,因為它關乎參展作品意義表達的完整性。

  當然,如果是一個大型群展,策展人除了傾聽,尊重藝術家作品自身的邏輯,還要統籌規劃,遵循空間敘事邏輯,作出適當的取舍。衹有這樣,整個展示空間才能建立起強烈的邏輯性關係,如同一條線索將展示的亮點和展品都串聯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