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文化走廊”散發古老又青春氣息
http://www.CRNTT.com   2024-04-30 11:42:18


 
  舞從敦煌來,舞向世界去。甘肅省歌舞劇院創作的舞劇《絲路花雨》,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

  這部中國經典舞劇從1979年首演至今,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超過3900場,觀眾逾530萬人次,成為中國舞劇演出場次、觀看人次、演出國家和地區最多的劇目。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開座談會期間,詢問了《絲路花雨》等優秀文化作品創作生產和“走出去”的成功經驗。

  一部敦煌舞劇“走出去”,萬千敦煌粉絲“走進來”。2021年6月,“絲路花雨”旅遊專列推出,自北京首發後一路向西,沿途串起張掖、嘉峪關、敦煌等旅遊城市,開啟新時代河西走廊人文之旅。

  “有的人因喜愛《絲路花雨》走進敦煌,有的人因著迷敦煌文化留了下來。”在敦煌經營旅行社的陳曉斌說。

  9年前,來自俄羅斯的奧莉婭第一次走進莫高窟,被滿壁風動的飛天深深吸引;5年前,她考取了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千年的莫高窟裡,裝著‘世界的敦煌’。”隨奧莉婭走進莫高窟,順著冷光手電筒照射的方向看去,不時可以看見高鼻梁、深眼窩、黃頭髮的外國人形象,奧莉婭在這裡深切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開放包容。

  作為志願者,奧莉婭參與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同聲傳譯工作,近年來參與翻譯了《走近敦煌》《中國河西走廊》等書籍,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外國專家“敦煌獎”。

  新時代,文化和科技融合,莫高窟有了“數字生命”,古老的石窟不僅“活起來”,更重要的是實現文物相關數據信息的永久保存。

  近300個洞窟的數字化攝影采集,逾5萬張檔案底片實現數字化,觸網“上雲”,一部手機就能指尖游敦煌。微信小程序“雲游敦煌”上線4年來,逾2億人次參與線上互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