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海淀區:19年沒拆動的城中村換新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31 15:17:59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我在這兒有兩套房子,一套是對面這個樓的五層,還有一套是邊上那座樓的八層,以後有了孫子上學離學校也近。”看著框架已經建起來的樓房,平增臉上帶著笑容,“不像別的小區,我們原來的鄰居會搬過來,都是熟人。”

  平增是北京海淀區玉淵潭玲瓏巷的居民,他住了50多年的房子現在已是平地。那片位於三環和四環之間的居民區,曾是有名的城中村,是一塊拆了19年也沒有拆動的“硬骨頭”。雖然周圍是整齊的居民樓、商業區,但玲瓏巷中蓋滿了房子,外來人口聚集,“臟、亂、差”占全了。居民為了多要補償款,同時為了多些空間出租,將房子不斷蓋高,最高的蓋了7層。有的樓與樓幾乎挨著,站在窄小的胡同向上望,只能看見“一線天”。

  “環境差不說,我特別擔心火災,一旦著火,消防車進不去。”平增和其他居民一樣,盼拆遷盼了很多年,但是由於當初是商業用地,開發商一開始沒有與居民達成協議,隨著周圍地價上升,城市綠化用地增加,開發成本越來越高,玲瓏巷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雖然海淀區是全國科技、教育的高地,但也有典型的城鄉結合區域。為了啃這塊“硬骨頭”,海淀區通過舊村改造、城鄉規劃、集體土地利用、生態環境建設等機制,破解“城市病”。

  玉淵潭地區的玲瓏巷和五路居地區,老舊住宅集中,按照單個項目運作,開發成本高昂。2012年,海淀區政府將這兩個地塊作為一個綜合整治項目統籌考慮,將五路居地區統一規劃為回遷安置用地,用於安置玲瓏巷及五路居地區的回遷居民,將玲瓏巷地區調整為以產業為主的混合用地,形成新的園區。

  “我們先是與原來的開發商解除合同,把玲瓏巷的原居民安置到五路居。原來五路居有些集體產業,在玲瓏巷的商業建設中給予補償,這樣社員股民的利益得到保障。”玉淵潭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劉鳳英也是農工商股份合作社董事長,她說,這種政府主導、協同規劃的模式,既順利拆遷了原來拆不動的地段,而且整體環境提升後,集體經濟不僅沒有損失相反還壯大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