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新一代預警機A100遲面世 先進雷達難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08:54:49  


A-50預警機。
  不久前,俄空軍決定將A-100預警機項目的完成期限推遲至2017年。這一消息不由讓人想起一年多前俄空軍滿懷信心的表態:新一代預警機A-100將在2016年首飛。

  A-100預警機又稱“首相”。據悉,承擔“首相”A-100研製任務的莫斯科“織女星”無線電工程有限公司曾多次申請延期。看來,“首相”成熟仍需錘煉。

  群雄並起,危機四伏

  欲了解A-100,有必要回溯一下俄預警機發展歷史。

  前蘇聯1951年就開始了機載預警雷達的早期研究。1965年4月,隨著圖-126預警機的裝備,美國對預警機的壟斷被打破,前蘇聯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獨立研發預警機的國家。之後,美國E-3預警機剛裝備一年,前蘇聯新一代預警機A-50便橫空出世,並於1984年裝備部隊。

  A-50以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為平台,採用背負直徑10米旋轉雷達天線罩布局,內裝三坐標脈衝多普勒預警雷達,對殲擊機的探測距離為230公里,對水面艦船為400公里,可同時跟蹤50~60批目標,同時指揮引導10~12批殲擊機截擊作戰,機內載油續航時間為4小時。

  隨著前蘇聯解體,俄預警機的發展戛然而止。這一時期正是世界預警機大發展時期。美國E-3、E-2等預警機進行了多輪升級,作戰效能不斷提高。同時,預警機技術開始換代發展,以有源相控陣雷達為探測手段的新一代預警機開始崛起。

  1993年之後,集成了以色列“費爾康”或瑞典“愛立眼”預警探測系統的預警機不斷推出,迅速占領國際市場。與此同時,美國的E-737預警機也成功推向澳大利亞、土耳其和韓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軍品出口國,俄羅斯在這場國際預警機的市場博弈中落在了後面。

  尤令俄羅斯擔憂的是,隱身飛機的強勢崛起對其預警機提出了嚴峻挑戰。俄羅斯迫切需要新一代預警機,對付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無人機、隱身飛機等目標。

  儘管俄空軍2008年開始實施A-50的延壽計劃,改進研製A-50U,實現了自動化指令傳輸,增強了對低空、低速和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但由於其設計理念已落後於時代,潛力已達到極限,綜合作戰效能難有根本性改變。面對群雄並起、危機四伏的局面,A-100預警機身負重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