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日報》董事長 :想讓印尼人多了解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3 11:23:24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雖然我沒有華裔血統,但我有一顆百分百的中國心;我愛我的客家養父母,我要回報他們的恩情,我想讓印尼人民多了解中國,”談到辦報初衷,印度尼西亞最大的華文媒體《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據新華網報道,熊德龍雖被稱為華社領袖,但事實上出生在印尼的他沒有一絲一毫的中國血統。他是南亞印巴血統,1947年出生後即被遺棄,來自中國廣東梅縣的熊氏夫婦收養了他並把他教育成人。“沒有兩位老人的精心養育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就沒有今天。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尊老愛幼,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熊德龍每每談起養父母對他的恩情,都熱淚盈眶。
 
  《國際日報》的發展歷程也像熊德龍的身世一樣曲折。這是由一位旅美台灣人於1981年在美國創辦的,1991年被當時在美國發展的熊德龍收購。他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陸還沒有現在這麼強大,美國華文媒體大多親台,敵視大陸。“我們買下這份報紙後就開始轉型,注重報道中國的最新動態,大陸認同我們是一份友好可靠的報紙。”
 
  然而轉型之路並不平坦,親華的《國際日報》遭到了台灣方面的抵制,在美台企都不在《國際日報》上刊登廣告,報紙連續6年出現巨額虧損。“當時家人一致認為應該把這份報紙關了,以免經濟上繼續蒙受損失。但是我覺得不能半途而廢,因為當時中國很需要有一個在美國的宣傳陣地。”熊德龍現在回憶起來還十分感慨。
 
  在美國堅持了10年之後,熊德龍將目光投向了他出生長大的地方——印度尼西亞。2001年,《國際日報》登陸印尼這個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發展之路也開始柳暗花明。10多年來,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關於中國的資訊越來越有市場。熊德龍說,當初是為了幫助中國進行外宣,沒想到今天卻借著中國的東風,《國際日報》在印尼開創出了一番新天地。
 
  《國際日報》在印尼開花結果在熊德龍看來,跟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密不可分。他說,印尼華人希望看到中國最新的動態,“要感謝中國強大,我們才有機會”。
 
  11年來,熊德龍陸續併購了多家印尼華文報章,集團下轄《萬隆快報》、《三寶壟快報》、《坤甸日報》、《蘇北快報》、《泗水晨報》等12報2刊。目前《國際日報》發行量達6萬餘份,覆蓋印尼全國120座城市,是印尼最大的華文報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