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長三乙火箭托舉嫦娥三號穿越中國史上最窄窗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1:58:49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12月2日1時30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穿越中國發射史上最窄窗口,將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順利踏上赴月之旅。

  新華社報道,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了解到,這次發射任務的窗口是中國運載火箭既有發射任務裡面最窄的,且精度要求高了3倍多,軌道設計人員工作量翻了6倍。

  航天科技集團有關專家解釋說,發射窗口是指運載火箭發射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範圍,是根據航天器本身的要求及外部多種限制條件經綜合分析計算後確定的。範圍的大小也叫發射窗口的寬度。窗口寬度有寬有窄,寬的以小時計,甚至以天計算,窄的只有幾十秒,甚至為零。

  由於太陽、地球和其他星體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即使發射同一型號、同一軌道的航天器,其發射窗口也是不固定的。

  據介紹,“保證連續三天每天有兩個窗口可以發射”是月球探測工程總體對嫦娥三號任務提出的發射要求。航天科技集團火箭研究院長三乙總指揮岑拯介紹,此次發射窗口是通過對一年的時段進行搜索後確定的。火箭研製團隊設計師們進行了大量運算和逐日搜索,最終找到了位於12月上旬的連續三天,並在每天確定了兩個發射窗口,共6個窗口。

  每天的第一個窗口寬度都是4分鐘,錯過第一個後,再等50分鐘,可以進入第二個發射窗口,寬度為1分鐘。據了解,這種多窗口、窄窗口的設置是史無前例的,也對屢建功勳的長三乙火箭提出了新的要求。3天6個窗口對應6條軌道,每條軌道對應的滑行時間、近地點幅角等都不一樣,所以工程上需要各方協調。

  航天科技集團火箭研究院長三乙火箭總設計師姜傑還表示,嫦娥三號是將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所以要考慮地球、月球、太陽三個星體的運動,這對軌道設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6條軌道加上對應的鈍化段軌道,嫦娥三號發射任務共計算了12條軌道。”

  除了設計工作,火箭的控制、測量等系統的測試都是按照軌道情況進行的,所以要做12個相應狀態的測試。此外,6條軌道都要有設計結果和驗證,所以這一發火箭的工作量可以比肩平日裡的6發。長三乙火箭副總設計師劉建中說:“相比發射嫦娥二號的長三丙火箭,我們現在的任務翻了兩倍。相對於普通衛星發射任務,軌道設計人員工作量翻了6倍。”

  據了解,此次發射之所以設置成窄窗口,是因為此次任務精度要求大幅提高。“如果嫦娥二號可以發射到一條線上,嫦娥三號就只能發射到一個點上,而這種控制需要通過窄發射窗口實現。同時,此次發射採用了‘慣導+衛星制導’組合的雙慣組制導技術,以保障高精度入軌。”姜傑說。

  2日在指控大廳,發射場系統副指揮長趙民表示,“火箭完全按照‘零窗口’準時發射。”這不僅可以保證嫦娥三號精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而且還節省了燃料,為探測器的後續工作提供動力。

  據了解,此前研製團隊為長三乙運載火箭各個系統的應急預案加起來達500多項。除此之外,任務團隊還有聯動預案,並且針對這次發射都做了相關的修訂。一些預案在出廠測試時進行了演練,有些預案在到達西昌之後完成了預演。

  專家指出,2日的這次發射非常完美,充分驗證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技術成熟性和精確度,在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