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細說美國陸軍防空反導裝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3 08:50:25


 
  2011年10月5日,THAAD系統首次進行了“雙彈打雙彈”攔截試驗,驗證了該系統在實戰條件下的作戰能力。2012年10月,該系統在“綜合飛行試驗-01”中首次成功攔截中程彈道導彈靶彈,標誌著美陸軍已具備對最大射程為35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的實戰攔截能力。2013年9月10日,THAAD系統與海軍“宙斯盾”驅逐艦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了聯合實彈反導試驗,驗證了美國多層反導體系具有同時摧毀兩個具有典型威脅的中程彈道導彈目標的能力。

  為了實現一體化防空反導能力,美陸軍於2004年組建了模塊化混編防空反導營。此前,美陸軍一直採用的是近程防空營和中高空防空營的編制。前者裝備“毒刺”和“復仇者”近程防空系統,後者裝備“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這兩種防空營分別進行不同的訓練,並分別用於支援不同級別的部隊:近程防空營支援師級,中高空防空營支援軍級和戰區級,其指揮控制系統也沒有實現互聯互通。新組建的一體化、模塊化混編防空反導營(簡稱混編營)編有4個“愛國者”連和1個“復仇者”連,使一個戰鬥編組就能完成防空和反導雙重任務,具備了近、中、遠程一體化防空反導能力。

  此外,美陸軍於2007年1月開始實施一體化防空反導作戰指揮系統計劃,旨在將現役和在研防空系統整合為一體化防空反導網絡。該系統於2012年6月通過關鍵設計評審,2012年底進入工程和製造研發階段,計劃於2016財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實現與“愛國者”PAC-2/3系統和“哨兵”防空雷達的一體化,2020財年實現與THAAD系統的一體化。

  因此,美陸軍未來一體化防空反導裝備體系的主力裝備將是“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THAAD系統、PAC-3系統。其中THAAD系統、PAC-3系統能夠對付各種近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轟炸機和戰鬥機,但其主要任務是相互配合為戰場上的地面作戰部隊和重要設施提供一張安全的“雙層”反導防禦網:前者最大攔截距離為150—20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100—150千米,負責“高層”防禦,可攔截射程達3500千米的彈道導彈,還能為“低層”攔截系統提供目標信息;後者最大攔截距離為30—6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15—24千米,負責“低層”防禦,並能對THAAD系統的“漏網之魚”實施再次攔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