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戰略被“中國威脅論”誤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5 09:07:15


  中評社香港12月5日電/長期以來,美國一些所謂的戰略家,刻意製造假想敵,利用媒體大肆鼓吹和渲染臆想中的威脅,深化敵對和仇恨意識。“中國威脅論”便是他們炮製的戰略怪論,經常會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威脅論”基於一種錯誤假設,即經濟實力增長的中國在國際立場上更加“自信且武斷”,而行為上更加“富有侵略性”,使中國周邊國家處於被動的“防禦性”姿態。美國“重返亞太”,並強化其與盟國關係以對抗中國,反映出美國對亞太局勢的理解受到“中國威脅論”的影響。近期中國與鄰國的領土領海爭端中,美國因素越來越突出,這既有相關國家希望“恃美自重”,又反映出美國在“中國威脅”這一戰略假設下試圖攫取更多的外交抓手。

  受制於財政能力以及國內政治和社會發展等因素,美國外交正進入低成本的“弱外交”時代。相對於小布什動用軍事力量來推行外交戰略,奧巴馬在外交資源投入上受到更多限制和束縛。在“弱外交”導致美國戰略收縮的條件下,對美國來說,克服心理上的焦躁和不安,克服零和思維,以正常心態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國家交往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外交能力弱化的同時,國際局勢的複雜化程度正在加強,尤其亞太地區的風險程度和不確定性都在增加。可以預見,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戰略家們”未來還會不遺餘力炒作。在此情形下,愈發需要相關參與者制定更為成熟理性的外交策略,避免對形勢和彼此戰略意圖的誤讀誤判。

  “中國威脅論”已成為干擾美國戰略制定的重要因素。基於“中國威脅論”基礎上的美國戰略假設非常危險,如得不到有效清理,將對中美關係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中國威脅論”不但在美國,在其他地區也有擁躉,這一論調在這些地區的發酵將會使得中美關係受到“第三方因素”負面影響的可能不斷加大。

  中國新領導集體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目的就是著眼長遠,建立有效的戰略溝通機制,減少包括“中國威脅論”在內的非理性因素的干擾,在這方面美國也應給與有效合作。惟其如此,兩國關係才能健康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