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戰力已覆蓋南海 遠海演習僅是第一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4 09:10:04


 
  從南海通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印度洋,然後到達中東海灣地區的漫長海上通道,也就是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能源通道,完全暴露在一些國家的軍事力量的威脅面前。要保障“海上生命線”的安全,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是不是要與之相匹配?

  這不是說在哪一個階段能保障到什麼程度,而是整個“海上生命線”的任何一點有軟肋、有弱點、有空白,都會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形成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僅從這一點來看,對中國海軍需要走多遠這樣一個問題就有一個相當高的要求。

  如果從更大的範圍來講說,中國的經濟對海上的交通線、海外貿易的依賴程度相當高。

  那麼,海軍能不能為海外貿易提供有效的保護?如果商船被劫持了,當用外交手段無法解決的時候,海軍有沒有能力解救被劫持的商船和人質,這需要一個多遠的海上作戰能力?

  另外,中國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資和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受到當地政局動蕩影響的時候,需要保障海外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需要撤僑、需要保衛海外資產。這種情況下,也需要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與海外投資、海外建設、海外貿易情況相匹配。

  按照傳統來說,一國的商船走多遠,海軍就應該能夠走多遠。也就是說經濟的發展是需要在國防力量、軍隊力量保障之下。現在看,這一塊仍然是脫節的:中國的經濟早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地,但國防能力特別是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與這樣的需要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新演習的新動向

  從2013年的新聞報道當中可以看到,中國海軍進行了多次大規模、長時間、高對抗強度的演習。但它們依然是基於本土和近海防禦的作戰背景下進行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