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贏得西方投資者贊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7 09:01:52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德國《法蘭克福匯報》1月23日載文《經濟奇跡和脆弱的次大陸》,摘要如下:

  人們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國家:近年來的經濟增長主要源於龐大但並不具備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銀行歸國家所有且並不十分透明,其背後還隱藏著同樣不太透明的影子銀行業。一般情況下,鑒於這些並非微小的發展錯誤,國際社會肯定要對這個國家感到擔憂。但這種擔憂並不存在,因為這個國家是中國。

  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隨處聽到的都是贊歌:中國正面臨一場艱難的轉型,但從長遠看,一切自然會進展順利。中國人和西方經濟領袖對此看法一致。

  對中國經濟數據採取寬容態度的原因不僅僅是人們不願意設想黑暗的前景或惹怒中國當局。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國近20年來取得的無可爭議的經濟成就——從有可能很快突破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就可看出。其中大部分資金用於購買美國債券,據國外專家估計,另有數千億外匯用於投資歐元有價證券。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GDP有望在2030年達到美國水平。增長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一家中國投資公司的高級經理說,到2020年,將有約2億人從農村遷移至城市。城鎮化為中國帶來機遇,甚至7%的經濟年增長率都被視為保守估計。

  無疑,未來幾年或許是艱難的。經濟學家指出,中國達到了以一名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命名的“劉易斯拐點”:至今依靠廉價出口支撐的經濟模式必須轉變為更多以國內消費驅動的增長模式。此外,要達到最富裕國家水平,就必須以重要的自主創新成果取代複制外國生產工藝的階段。要實現這一目標並非不可能,但需要顯著的結構轉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