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核武器疑雲再起 背後隱藏秘密引世界關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10:07:53


 
  鈈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超鈾元素,由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當下,全球用於製造核彈頭的原料主要是鈈239和鈾235,且使用相同質量的核材料,鈈彈的威力比鈾彈更大。不過鈈239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需要從使用後的反應堆燃料(乏燃料)中提取。 

  明知有被用做製造核彈頭的風險,美國為何還要這麼做?日本媒體27日對此大多語焉不詳。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學者吳懷中對《環球時報》說,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曾發生核電站事故,導致民眾對核電非常反對,壓力之下,美國才決定將多餘和閑置的核材料交給日本處理,當時的東海村就是全日本最大的核材料處理場所。那時,美日也簽署了民用核協議,所以合作機制暢通。另外,如今日本擁有的50多座核反應堆,大部分都是用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和福特公司的產品和裝置,用什麼樣的核燃料,美國人最清楚。所以,在美國看來,送日本一些核材料並不是把握不了的事情,美國對盟國的核武研究及監測也很嚴格,因此有信心在技術和政治上約束日本。 

  不久前,東京一場主題為“管理乏燃料:再加工還是儲存”的核研討會似乎可以解釋美方為何急於向日本要回核材料。據研討會主辦方《朝日新聞》報道,與會美日學者圍繞日本為何囤積如此多的鈈產生交鋒。白宮前官員費特說,日本僅在本土存放的鈈原料就有10噸,足以製造1500枚核彈頭,但對於如何使用卻無清晰計劃,自然令人懷疑日本有何意圖,鄰國更會懷疑日本有隱藏的“核日程”,甚至懷疑日本只要想造,馬上就能造出核武器。對此,日本前外相川口順子堅決否認日本有意製造核武器,稱那樣做會讓日本像朝鮮與伊朗一樣面臨國際制裁。日本前駐聯合國代表高須幸雄強調日本囤積這麼多鈈“是無意的”,但他對費特表示認同,稱日本應該減少這種不必要的鈈囤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